中國時報 2007.03.01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朱敬一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日前在立法院做施政報告時指出,他決定要推動十二年國教(國民基本教育),先期是補貼中低收入戶的高中職就讀費用,預計在不確定的「未來」完全取消基測。事後,由立院答詢與政務委員對外的說明,民眾才了解十二年國教似乎只是甄選入學方案的改變與高中級等的劃分,也使得外界對十二年國教的實質內容產生了若干疑惑。在此,我暫時不打算深究行政院所公布的十二年國教內容,單單從「理想面」談論這個教改方向的關鍵性與必要性。
從十幾年前參加四一○大遊行,到一九九六年參與行政院教改會的諮議研究,許多人都是抱持著熱情去投入教改的行列; 近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免受升學惡補的煎熬,遠則期望推己及人,也能為別人的孩子免除若干痛苦。
片面改善 未必是真改善
但十多年教改下來,學生、家長、甚至教師都對教改有極大的責難與埋怨。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他們不贊同教育多元化的方向嗎?絕對不是。一般而言,華人家庭望子成龍成鳳的期望總是特別強,對子女教育成就的期待也格外殷切。這種個體期待形諸於總體現象,就是對升學與明星學校的強烈競逐。正因為台灣的教育環境有前述「本土」特性,因此我們思考台灣教育改革,就不能棗吞國外先例,必須要對國內的情境有深入的理解。
以前念研究所的時候,讀到一條社會科學的法則,謂之「非次佳定理」,大要是這樣的:假設影響社會運作的某個因素受制度環境所限而無法改變,若片面僅就其他因素往「好」的方向改善,則整體的結果未必會改善,甚至可能惡化。換言之,非次佳定理說:「片面改善未必是真改善」。當年少不更事,實在不了解這「非次佳定理」的應用所在,直到最近看到國內因升學瓶頸而造成其他教改措施的扭曲,才猛然醒悟其中的關鍵。
一綱多本 多元變得多痛苦
升學瓶頸為什麼會扭曲許多立意良善的教改措施呢?我們可以舉實例說明之。早年教科書充斥偉人崇拜與主義教條,教改方向則是教材開放多本、由各校採擇。這樣的改革方向若以一句話形容,就是「多元化」。每一個稍具民主觀念的人都贊成多元化,因此十年前幾乎沒有人反對這個多元化的大方向。但是當學生與家長終究要對面升學瓶頸時,越是多元的教材,就越增加考試的範圍,考生的負擔也就必然會加重。因此,一綱多本雖然成就了教育多元,卻絕對使學生過得更痛苦。台灣民調顯示,反對一綱多本的考生及家長高達七成; 這就是台灣的現實。
延長國教 讓負向影響減弱
在諸多教改方案受升學瓶頸所限的缺點日漸凸顯之際,推動十二年國教最大的目標,就應著眼於舒緩這個瓶頸;理想的十二年國教至少能使艱難的升學競爭延後三年。也許有人會問:將聯考或學測競爭從十五歲延後至十八歲有什麼差別呢?差別大矣!十五歲的學童心智還不成熟、性向尚不明朗;那麼年幼就逼迫他們投入以背誦記憶為主體的升學競爭,不但違反教育學理,也是不人道的。相對而言,十八歲的孩子形將成年,也確實到了決定要不要「志於學」的階段。即使在美國,要求十八歲的學生為了念大學而拚一拚他們的SAT,也是開放社會可以接受的事。因此,一旦九年國教延長為十二年,則許多「多元化」所伴隨的負向影響,都會隨之大幅減弱。反之,如果國中升學的瓶頸沒有打通,則所有教育多元化的努力,都會被升學競爭的壓力鎖住,難見其成效。
有助於紓解國內升學競爭症候群,也有其全球競爭的必要性。最近國外報導指出,在全球化時代,企業競爭加劇、興衰更迭快速,使得勞工有更大的可能面臨「轉業」挑戰。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各種專業技術有更大可能融入世界各地市場,因此狹義硬體專業與軟性文化之間的互補性(complementarity)會增加。一般而言,接受長期通識教育的學子,其知識的內涵與銜接較為寬廣,比較能適應全球化時代轉業的挑戰與專業互補的需求。事實上,世界知名企業總裁,就有多位大學非本科出身的著例。正因為如此,全球化也增加了各國政府延長通識教育的必要。台灣要迎向全球化挑戰不能光說不練,而推動十二年國教,延長通識教育的期程,至少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技術難題 積極態度來看待
不必諱言,推動十二年國教有不少技術課題需要克服,也有人因此而有所躊躇。對此,我則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十二年國教當然要補貼原本無力、無意願上高中之中低收入戶,也要支援必要的行政銜接費用。這些支出的融通固然需要妥善規畫,但是在少子化趨勢明顯的今天,未來學生人數將日漸減少,經費需求則將相對降低。此外,除了中低收入戶之外,十二年國教不必然表示全體學生入學皆免費;政府若以「教育補助費」的角度思考,則補助比率之高低自然也就可以調節預算支出之額度。另一方面,國內的師資培育開放多年,各科教師人員供給充足,也將舒緩國教延長所衍生的需求。因此,經費與師資的問題相對而言還算次要,十二年國教真正需要大力克服的,就是基測的取消與社區化的學生分發。
學區分發 建立各校特色
依照新聞報導所顯示的目前規畫,未來數年還是會有基測、高中還是有明星與非明星的區分(改名稱作菁英或優質於事無補)、各校還是有自己的篩選方法。如果將來以這種教改方向定案,那麼幾可斷言,高中升學瓶頸的緊箍咒不但不能去除,甚至可能會加劇,也使「高中社區化」的教改理想有如空中樓閣。
其實,高中教育本質上就是延伸的通識教育,若要落實這個理念,就要往普遍的學區分發、高中社區化的方向去發展。反過來看,正因為學校有基測等入學篩選機制,其學校的「等級」就被升學取向所命定,學校「特色」自然也難以建立。
目前,台灣北、中、南各區都有明星高中,也都是國中生日夜苦讀所想要考選的目標。有人擔心,若將來推動學區分發式的十二年國教,是不是還會有明星高中的問題呢?我認為,那將僅是曇花一現的短暫現象。一九六八年推動九年國教時,台北市男生的三所「明星初中」依志願分別是大同、大安、仁愛。歷史經驗顯示,這些數十年在聯考制度維繫下的明星初中招牌,一旦實施學區分發,短短三年之內就生產極大的轉變。
正港優點 免學測不打折扣
以上,我敘述了推動「正港」十二年國教的諸多優點,包括舒解升學壓力、強化全球競爭、形塑高中特色等;但是這些優點,都必須以「免試升學、學區分發」為前提。依據前述非次佳定理,打了折扣的所謂十二年國教,恐怕就會面目全非。如果表面上說基測取消,卻又留個「菁英學校測驗」的尾巴,或是將現有的若干明星學校排除在學區分發之外,那麼十二年國教的改革終究無法舒緩升學瓶頸,國中生的學習依然被考試所引導,而其餘高中在周邊明星學校的陰影之下,必然也不可能形成特色。
雖然我自己的孩子已經或即將大學畢業,現在的教改方向無法減輕他們已然承受的教育之苦,但是人溺己溺,每看到年青學子被升學壓到喘不過氣來,在一波波「教改」浪潮中苦楚依舊,我心中都感到一股「痛」,很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的孩子能真正「快樂的學習、充實的成長」。行政院目前的十二年國教方案並不理想,但是當局也表示,整個政策尚未定案,還要聽各界的意見。學生家長若能大聲地發聲,或許能趁此機會促成「正港」的十二年國教,邁向一個免除學測、學區分發、高中社區化的理想狀態。行政院蘇院長如果能掌握住這個大方向,那才是真正送給台灣千萬學子「大溫暖」的新春賀禮。(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