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 湖 之 戀
劉峰誠醫師,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有感於「醫院最靠近生命,也最接近死亡,每天上演著生老病死,每天有歡喜悲傷。」,常請大家透過醫院思考人生;很多人真的是「死於無知」,保健常識、知識不足,平日沒有吸收新知識,身體有一些異狀,也不加警惕,尋求改善之道,反而讓慢性病慢慢形成,使得自己靜靜的等待、按照課本來生病。
劉醫師深感「健康的覺醒就是最好的預防」,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教育』,在與 劉 醫師相知二年後,終於答應來協助我們「健康管理師群」,在我們的「健康狀況自我評估表」的分析報告上作醫學上的技術指導,同時會撥空來我們舉辦的健康講座上演講,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劉醫師的演講相當「令人震撼」,一些真實病患的相片讓你觸目驚心,印象深刻的會讓你希望一輩子能不要進醫院去看病,而這不正是我們想要推廣的嗎?怎麼樣不生病!當身體有異狀時如何去改善?當你知道、瞭解健康之道的方法之後,也煩請您去分享這些資訊,作善事、傳福音般的幫助親朋好友不要生病,健康快樂的活到180----健康管理師
Ps:需要我們提供健康講座的單位,請與我們聯絡!
95年7月31日我因國防部補服隊勤的任務所需,來到這美麗的海島-澎湖。它孕育著完美的自然風貌與人文風情:多樣的生態、甚藍的海水、豐富的海洋資源、潔淨的貝殼砂灘、節理嶙峋的柱狀玄武岩等,這是生活在台灣本島的人們無法想像的ㄧ處碧海藍天、自然悠閒的世外桃源。今晚八點我的醫療支援任務已經圓滿結束,明早就要搭機返回台北內湖(即將成為96年國防醫學院醫科所博士班新生),內心充滿了很深的感觸。
在澎湖分院服務的這一年裏,我欣賞當地的本土文化與風俗民情;玩遍各地的海域沙灘與觀光景點;享受著道地的澎湖名產(絲瓜、黑糖糕、紅豆糕、仙人掌冰……等等);還拜訪曾經教導我的 國中 老師-薛益修(1986年於高雄縣鳳山國中),在西嶼內垵回憶起21年前的校園往事,讓我們師生覺得格外的溫馨與感動。當然更體驗到澎湖鄉親的熱情與樸實:每個月幫我理髮的老板娘,不但少收理髮費還附帶外送水果;帶朋友到公車總站旁吃黑糖八寶冰,老板娘都打折優待;到通樑古榕旁吃仙人掌冰,老板娘則是免費招待;接送我來回機場與醫院的司機仔細訴說著澎湖的歷史文化與名勝古蹟;感冒喉嚨沙啞時,病房書記唐姐還幫我準備膨大海潤喉;還有光流自然有機生活館及永興素食館的朋友們提供我三餐素食,讓我這個外地來的異鄉遊子備感溫馨;更要感謝陪伴我工作的院內同仁們,大家一起為澎湖的醫療品質提升而努力。
這一年來我除了看門診外,在內科病房四個月,之後調派內科急診八個月,看盡了人生百態與人情世故。我感受到慢性文明病治療的難處,如果生活飲食習慣不改變,大多數的病患只能靜靜的等待、按照課本來生病;常看到老年疾病患者孤單地走到醫院求診,而他們的孩子們卻多數在台灣;或因長期久病纏身、體力不勝負荷,有一位爺爺竟然選擇上吊自殺,到醫院時已無生命跡象;還有一位奶奶攙扶著因酗酒引發黃膽肝硬化的兒子步履闌珊地走進急診室,從病患抖動的肢體與嘴角流出的口水,我看到母愛的偉大也感受到母親的絕望;社工人員帶著嫁到澎湖來的外籍新娘與孩子來驗傷,只因為先生喝酒亂發脾氣,而這對母子似乎只能默默承受這種家庭暴力的對待;有些洗腎病患的照顧,需要一位外傭推著輪椅再加一位家屬陪伴在旁,每週固定三次到洗腎室當四個小時的公務員;酒精性肝硬化與胰臟炎的年輕人反覆至急診室求治,只為了打止痛針或是抽腹水…,而他們的後半輩子大都在醫院過生活。
這些在醫院的場景相信每一位臨床醫師都會感到無助與無力,因為我們只能幫他們短暫地解決身體的痛苦、或是傾聽他們的訴苦。但老人家那種對子女孝順與親情圍繞的期待,似乎遙不可及!有的年輕人因出海捕魚染上酒癮後,便罹患酒精性肝膽胰等消化系統的疾病或腫瘤;有的居民用非法毒魚(氰酸鉀;白信)、電魚、炸魚,不僅嚴重破壞海洋生態,讓澎湖北海肝癌死亡率居冠(澎湖時報96年6月18日 與7月1日 刊載),更使得只有九萬多人口的澎湖有高達150位洗腎病患。這些疾病並不是『基因』遺傳,而是『錯誤的生活飲食習慣』遺傳而危害澎湖下一代的健康。我常思索著:「醫師工作的價值到底是什麼?被動的等待問題出現,盡力處理、認真彌補,我能做的就是這樣嗎?是否能積極主動的預防問題產生呢?」我深刻的感受到像澎湖這樣離島的醫療是必須用心經營的,漁民的特色醫療有別於台灣的本島醫療。漁民的生活史與老化的年齡層是澎湖醫療的兩大特色,而健康的覺醒就是最好的預防,必須把醫療資源放在社區醫學、老人醫學、健康學校、健康醫院與健康的社區營造。現在不把社會資源投資在教育,將來就是投資在醫院與監獄,也就是首重在健康的教導,其次致力於疾病的預防,最下策才是用在疾病的治療。
95年12月12日上午我陪同中華民國傳愛協會的夥伴們參訪惠明啟智中心,以輕鬆自然的方式教導院童做『光流瑜珈』,讓他們也能感受到這份來自光與愛的奇蹟。中午活動結束後路過了重威紀念公園,讓我不禁想起四年前的一個願望。92年SARS風暴席捲全球,正好我於同年的3月至7月在急診室當住院醫師,在得知林重威醫師於5月15日 死亡後,我當時心情非常的憂心,因為再過兩個月我的寶貝女兒就要出生了。如果我在急診室感染SARS被隔離了、甚至不幸倒下了,我的家人該怎麼辦? SARS是大自然反撲,是我們自己破壞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相處,當時證嚴法師呼籲社會大眾以齋戒替SARS疫情祈福,我報名參加慈濟基金會推出的網絡簽名響應齋戒活動。此時此刻看到這個公園又讓我聯想到重威是國內第一位抗煞捐軀的醫師,當時那份茹素的心願持續到現在正好滿四年,而我感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健康-可以捐血(38次共16,000 c.c);可以長跑(3,000公尺14分37秒);可以工作超時(每月門診四次加上252小時急診班);健保卡至今也只刷過一次( 96年6月14日牙科)。
這一年照顧的病患中,印象最深的是ㄧ位64歲男性、身材微胖並患有痛風及便秘,在95年10月24日 右腳不慎被割草機所傷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治療,竟於11月06日 併發成右腿壞死性筋膜炎,會診整形外科醫師表示須後送至台灣醫學中心做緊急筋膜切開術。但因經濟及照顧因素的考量,病患仍留在病房內繼續施打抗生素。當時身為主治醫師的我壓力非常的大,除了用抗生素治療外,我能想到的是開給病人生活飲食的處方:要改變酸性體質及細菌生長的環境;要多吃五穀雜糧及蔬菜水果;要每天早晚用灌腸器灌腸以利排便。在住院過程中,雙膝痛風發作合併關節積水,我在兩膝陸續做過四次的關節液抽取以消除腫脹。由於病患信仰佛教,我想剛好可以用佛法業力的因緣果報來救,讓他的心靈有行善積德的願力來扭轉乾坤。『戒殺茹素轉因果、懺悔業障消災難』是他虔誠的堅持,就這樣藉由飲食改變來暢通體內廢物的排除,信願念佛從懺悔、感恩到發願,再配合施打抗生素治療,經過49天後(未開刀)終於在95年12月11日 出院,當時我分享著他健康出院的喜悅。
這些慢性的文明病其實很好預防、但卻很難治療。唯有教導民眾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為自己的健康來負責才是當務之急。這一年來我積極參與澎湖公益活動與健康講座(如附表),希望將健康促進的理念推廣到學校、社區與醫院,讓澎湖下ㄧ代的孩子有免於生病的自由,更能享受生命奮鬥的成果。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來到澎湖最難能可貴的是我認識了『光流瑜珈』-這是傳承來自三千多年前喜馬拉雅山的古老神秘技法;一套簡潔、直接、呼吸、瞑想的宇宙能量操。透過它的引導,我們很容易就能啟動體內本身就有的量能中心,聯結宇宙與大自然神奇能量! 尤其是在南投國姓鄉靈修時,藉由和大自然(地、水、火、風、空)的力量結合,更讓我親自體驗能量身心療癒的妙處,並且把這些方法整合到臨床醫療上。原來我們可以恢復健康、擁有喜樂與和諧的人生,更能為澎湖、台灣、甚至整個地球編織ㄧ個充滿光與愛的未來。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 風濕免疫科 劉峰誠醫師
96年7月31日深夜於澎湖馬公前寮
日期 | 地點 | 對象 | 演 講 題 目 |
95.12.12 | 澎湖惠明啟智中心 | 啟智中心院童 | (僅參訪,無演講課程) |
95.12.24 | 慈濟澎湖靜思堂 | 慈濟大專青年社團學生 | 菩提種子 |
96.01.11 | 三總澎湖分院會議廳 | 三總澎湖分院全體志工 | 生命關懷技巧在志工實務上之應用 |
96.01.20 | 澎湖石泉國小大禮堂 | 國小二年級學生 | 心素食儀 |
96.01.31 | 光流自然有機生活館 | 澎湖鄉親(不限年齡) | 飲食與健康 |
96.04.03 | 三總澎湖分院會議廳 | EMT(急救醫療技術員)複訓 | 基本心肺復甦術 |
96.05.17 | 三總澎湖分院會議廳 | 全院醫護同仁 | 用心、讓醫療更有感覺 |
96.05.22 | 光流自然有機生活館 | 澎湖鄉親(不限年齡) | 現代醫學的迷失 |
96.05.30 | 澎湖五德國小視聽教室 | 全校師生與家長 | 不要讓錯誤的觀念和認知傷害下ㄧ代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