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醫生開金口 藥商有求必應

 


醫生開金口 藥商有求必應


 


更新日期:2011/04/18 03:11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醫生專長在治病,不是幫你不生病;不要怪醫生拼命賺錢,先反問自己?為什麼要生病?健康靠自己!每個人都應該找尋讓自己不生病的方法,絕不是放任自己生病,再去遍訪名醫,不但花大錢,身體還得受罪,最重要的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回自己的健康」---健康管理師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驚爆白色巨塔內幕,一位資深醫藥界人員透露,請醫生吃飯、出國由藥廠埋單都只算是「基本配備」,藥廠還要主動贊助基金會,甚至對醫師「服務到家」。這一切的投資,當然就是希望醫師「青睞」自家藥廠的產品,讓業績長紅。


 


目前全民健保總支出一年高達五千億元,其中四分之一花在藥品支付,一千多億的大餅是醫藥界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健保給付藥品,許多自費或民眾自付差額的醫療項目,如心臟支架、人工關節、人工水晶體等,一年自費金額達廿億元,也是藥廠儀器商搶食重點。


 


醫師和業界有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很多現象已存在多年,藥廠或儀器商代表極盡所能地「服務」醫師。通常,業務代表一早就到醫院報到,看醫師有什麼需要,接送小孩、幫醫師娘買菜、出國辦護照、到郵局銀行辦事,只要醫師說得出口,藥廠業務就做得到!


 


一位資深牙醫師羡慕的說,以前的外科醫師最「好康」了,每天開完刀,就由業務開車接送到北投洗溫泉、喝酒、唱歌;假日陪同打高爾夫球。 曾有 醫師打球時,覺得球桿打起來不太順手,下次打球時,業務直接送上一組新球桿,讓醫師覺得貼心極了。


 


近年為了增加行銷魅力,許多廠商雇用年輕美女業務代表,簡稱「業代」,通常是穿著短裙的辣妹,花枝招展爭奇鬥艷的遊走在醫院診間。醫師到大陸參加醫學會,業代也會入境問俗,安排當地辣妹坐陪,有些醫師乾脆把大陸女子包下來當「二奶」;醫界甚至傳聞,有人幾乎每一省都包一個。


 


當然,業代也會選「夠力」的醫師,開的藥量夠大或病人數夠多,就值得花時間投資。國內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三高藥費每年達三百多億元;癌症標靶用藥是成長最快的一類;心臟科、腫瘤科醫師常受邀參加各種記者會和醫學研討會,額外的演講費收入相當可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8/4/2q00p.html


 


 


公開透明機制 醫界除弊解藥

 


公開透明機制 醫界除弊解藥


 


更新日期:2011/04/18 03:11 張翠芬、郭石城/新聞分析


中國時報【張翠芬、郭石城/新聞分析】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批評署醫「爛到根」,並揭露醫師被藥廠招待出國等內幕,這些言論重重打擊署醫士氣;醫界則對楊志良一味掀起「仇醫情節」覺得反感,認為前署長為什麼拿一、二十年前的老問題來打擊醫界?


 


楊志良揭發的醫師與藥廠關係密切,只是說出積病已久的冰山一角,白色巨塔不堪聞問的黑幕環環相扣。而健保稽核藥價制度,逼使私立醫院為求生存,猛砍藥品單價,藥廠經營重點幾乎都擺在公立醫院的聯合採購標案,其中尤以退輔標、軍聯標、署聯標、市聯標等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藥廠要搶下標案,第一 關得從 醫師的申請用藥下手,再打點藥事委員會,標案幾乎是囊中物。至於藥委會成員,各醫院院長大都避嫌不兼任,但熟悉內情者都知道,院長只是形式迴避,仍是最後決策藏鏡人,署醫多名院長涉弊不足為奇。


 


藥廠如果政商關係良好,找立委直接寫推薦函更方便,公立醫院或多或少會買帳。「立委推薦藥」行情也是論項計酬,一項藥品收費約一萬元,這早就是醫界陋習,且通常立委本人「不知情」,是辦公室助理純粹為民服務、推薦優良藥品,箇中竅門耐人尋味


 


目前很多大醫院會告示禁止業務代表穿梭診間,但熟門熟路藥廠單幫客根本不需串門子,直接約醫師聯誼餐敘;打點也是直接給現金,避免留下被追查紀錄。行情是藥品利潤的十至十五%,長期累積的回扣就十分可觀。


 


楊志良說「去兩次醫界飯局就嚇到」,嚇到的就是觥籌交錯間盡是商機。許多民眾到公立醫院看病,也疑惑怎麼拿到的藥好像給牛吃的那麼多,無助改善病情,更浪費醫療資源。


 


署立醫院弊案牽扯出醫界和藥商、儀器商過從甚密的歷史包袱,衛生單位和醫界有必要建立公開透明的機制,才能破除各種傳言汙名,重建一個令人信賴的醫療體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8/4/2q00u.html


 


 


病人瀕死仍續搶救 無效醫療吃垮健保大餅

 


病人瀕死仍續搶救 無效醫療吃垮健保大餅


 


更新日期:2011/04/17 02:29 邱俐穎/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瀕死病人死前一日仍在抽血、照X光做各式檢查、已簽署放棄心肺復甦急救(DNR)的病人,強心劑使用卻不減反增,即使希望不大都要努力拚拚看的心態,讓去年全台光是葉克膜耗材花費就達上億元,這些「無效醫療」正在吃垮健保大餅。


 


台大公衛學院昨舉辦「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葉克膜權威、台大醫學創傷部主任柯文哲直言,生命末期的病人進行無效醫療的龐大花費,正在吃垮健保大餅,尤其近年葉克膜創造的「 葉 醫師傳奇」,讓民眾錯覺葉克膜無所不能,許多無心跳、呼吸的瀕死患者仍使用葉克膜,造成醫療浪費。


 


柯文哲說,使用葉克膜,平均每救活一個病人就要花費近五百萬元,去年全台灣一整年光是葉克膜耗材花費就高達上億元,還不 包含 醫師費、藥材等其他費用。


 


「你怎麼知道病人不會活?」成為無效醫療的最大迷思。柯文哲指出,超過半數末期病患在死亡前三天仍在抽血、照X光、洗腎,已簽署DNR病人,強心劑使用卻不減反增,「因為對家屬而言,不做心肺復甦術、電擊,但其他治療還是要通通上!」有研究指出,瀕死病人死前六個月的醫療花費高達廿五萬元,是一般人十四年的醫療支出。


 


柯文哲說,國內醫學教育最大問題,就是沒告訴醫生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醫護人員為避免醫療糾紛,加上醫師少醫病溝通訓練,欠缺醫療生死學教育,讓臨床醫師多選擇繼續救治,病人難善終,也讓無效醫療逐步啃食健保大餅。


 


陽明附設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陳秀丹曾經歷母親顱內出血昏迷,最後選擇不動手術將母親帶回家,在家人陪伴下安詳往生,因為「若開刀頭蓋骨蓋不回去,腦漿蹦出來,媽媽仍會痛苦死去。」


 


她說,台灣每年有二萬人依賴呼吸器維生,家屬怕輿論批評,醫師欠缺教育,結果許多不該做的手術和治療仍然執行,病人無法移除呼吸器維生,甚至搶救得血肉模糊,簡直是「人間煉獄」。她痛批,民眾要教育,但醫界無效醫療觀念更要大改造,否則一定會吃垮健保。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2+112011041700036,00.html


 


 


到院前已死亡還是救給家屬看

 


到院前已死亡還是救給家屬看


更新日期:2011/04/17 08:46 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醫師,你一定要救他!花多少錢、用什麼特效藥,盡量用,只要能救活他!」這不是連續劇場景,而是每天急診室上演的人性與理性的拔河。


 


「獨子猝逝,家屬最難接受!」台北馬偕急診醫學科主任張文瀚曾收治過一名廿歲的男大生,因腦中風緊急送醫,到院前已死亡。生前沒中風病史,家住中部的父母接到電話通知簡直嚇壞,無法接受獨子死亡的事實,在電話那端不停哀求醫護人員要繼續救。


 


張文瀚說,這類到院前死亡的傷病患,醫師還是會盡力的救治半小時。但是,為了讓哀傷的母親見兒子最後一面,三、四名醫師硬著頭皮不停地為這已無生命徵象的大男生繼續心臟按摩,「整整救了一個半小時,直到家屬趕到見最後一面,才接受事實。」


 


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陳建生,收治過一名五十歲男病患,工作時昏倒,到院前已無心跳呼吸。老母親要求強心針、心臟按摩,「肋骨都按壓到骨折、斷裂才放棄。」


 


張文瀚指出,患者若在廿至卅分鐘內急救無效,「就算救回,近半數也會變成植物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蔡維謀觀察,家屬眼見親人瀕死當下,常會驚慌、不知所措,但若有完整參與急救過程,理 解 醫師已經盡力,多半會「放手」;少部分家屬則會要求繼續救,還會「罵救護車太慢、怪醫師不積極」,糾紛因此產生。


 


陳建生認為,醫師進行無效急救,撇除強心針、氧氣、電擊等機器資源耗損,「人力才是最大的消耗」。


 


張文瀚指出,若患者已死亡,卻應家屬要求「救下去」,對其他待救治患者不公平。


 


蔡維謀則表示,談「資源浪費」對患者家屬太沉重,建議給家屬一點時間,平撫親人辭世的衝擊,充分告知急救內容與結果,降低無效醫療,讓病人「好死」,協助患者家屬心裡「好過」,「婉轉說事實,給家屬時間」,才能有效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278344.shtml


 


 


 

葉克膜救命? 柯文哲:多是無效醫療

 


葉克膜救命? 柯文哲:多是無效醫療


 


更新日期:2011/04/17 08:46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國內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搶救生命成功的個案愈來愈多,名氣愈來愈大,讓許多瀕死傷病患家屬都指定「 葉 先生」救治;不過,台大醫院統計一百多名緊急心肺復甦患者發現,使用葉克膜救活病患成功率僅百分之廿六,每人花費四百七十五萬元,平均只能延長卅天生命。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指出,這類救護很多都是「無效醫療」,患者多活一個月,卻不見得能善終


 


監察委員黃煌雄昨與台大公衛學院舉辦「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的探討」。柯文哲應邀談論國內「無效醫療」現況。他說,台大每年光是葉克膜的耗材費就要一億元,這還未包括藥材等其他費用,人工延長患者生命,卻不一定是有意義的生命。研究發現,急診患者死亡當天,逾半數還在抽血、照X光、洗腎、強心針等一連串醫療處置,統計死者生前一個月的醫療花費高達廿八萬元。他說,急診常見患者全身腫脹、四肢發黑,心臟還在跳,這時候急救也不見得會活


 


「你怎麼知道不會活?」柯文哲指出,患者即使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DNR),擔心醫師與家屬溝通不良,醫療不確定性,及日後衍生醫療糾紛等問題, 通常 醫師都會幫病患急救,或應家屬要求裝置葉克膜。柯文哲就曾看到,有醫院患者已簽署DNR(放棄急救書),醫院還是使用強心針急救,他問護士為什麼?結果對方回他,「給下一班護士收拾。」


 


柯文哲說,民眾從小到大,課堂上從未上過生死教育課程,醫護人員即使心知肚明,知道病患救了,也不見得會活、難善終,不想承擔醫療不確定風險,不知道如何向家屬開口,加上昂貴醫療處置可獲得不錯健保給付,所以就繼續不必要的無效醫療處置。


 


「溝通是第一步。」柯文哲說,國人缺乏醫療生死學教育,面對無效醫療,醫師只會跟病患說「讓我們再拚拚看」這種話。患者每天要燒掉三萬元,這種醫療處置是否必要?值得民眾深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7/2/2pywu.html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有機菜園蝴蝶飛舞

 


有機菜園蝴蝶飛舞


 


努力工作,為事業打拼,為了什麼?偶爾放空一下自己吧!


沒有太多的時間休閒,也可以看看您周遭的大自然小地方,或許也處處藏著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