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還要更好?——「差額負擔」的迷思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0年11月號)
台灣健保納保率高達99%,換言之,絕大多數民眾都能得到應有的醫療照顧。然而,全年近8,000億元台幣的醫療支出中,竟有一半是民眾自掏腰包額外購買的,這又所為何來?是健保給付的太「陽春」,治不好病?還是民眾因為先入為主不信任健保,加上「好,還要更好」的心理作祟,以致被醫療提供者「洗腦」、「綁架」而不自知?
撇開醫病雙方願打願挨、健保局管不著的100%「自費」項目不論,目前健保醫療照顧體系中,最具「好,還要更好」意味的,首推實施「差額負擔」的5大特材項目。
為什麼會有差額負擔?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沈茂庭解釋,健保給付的特材其實已足夠照顧90%民眾的需求,若不滿意或有特殊需要者,自己再負擔一些差額也是「合情合理的」。也有人認為,鼓勵「差額負擔」會導致醫療「階級化」,加大醫療中的貧富差距。有鑑於此,健保局自2008年5月之後便不再新增差額負擔項目。
目前健保實施差額負擔的特材十分明確,只有「義肢」、「人工心律調節器」、「塗藥血管支架」、「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和「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等5項。扣除健保部分給付金額後,民眾得自行負擔的差額從三萬多元到七萬多元不等。
需差額負擔的特材真的比較好嗎?又有多少民眾願意自掏腰包選用新特材呢?
差額負擔的5種項目中,民眾意願最高的是塗藥血管支架(36%),其次是心律調節器(26%)、人工水晶體(24%),至於人工髖關節(15%)和義肢(3.82%)則比例明顯較低。而意願最高的塗藥血管支架,其優劣與風險,也沒有幾個人真正搞得懂。
有功能,也有風險
2006年底,塗藥血管支架納入差額負擔項目,但因所費較高,病患總會考慮再三,一般醫生在做完心導管檢查、決定必須置放血管支架前,也會讓躺在手術台上、意識清醒的病患評估選擇。但此刻,病人處於緊張焦慮狀態,家屬也沒有時間仔細推敲,醫生的建議就成了最重要的參考依據。以私立亞東醫院心臟內科為例,一個月平均大約230~280台刀,其中約三分之一需置放血管支架,而置放支架的病患中,選擇差額負擔的塗藥血管支架者,約占半數。
「醫生對病患的建議要合宜,」亞東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愛先指出,如果病患在焦慮的情況下無法做決定,不排除先讓他下手術台考慮,等做好決定後,再安排另一次手術。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因病況危急,分秒必爭,沒有時間與病患或家屬討論,為避免日後產生糾紛,一般會直接裝入健保給付的傳統型血管支架。
塗藥支架能否發揮功能,其實與血管大小有關。李愛先指出,置放血管支架的大小,是依照病患本身血管的粗細而定,一般而言,短而粗(4.5釐米以上)的血管支架(多裝設於頸動脈),無論塗不塗藥,病患再犯的機率都很低;而較細的血管支架(2.25釐米)就需要預防再阻塞。
就安全性而言,一般的金屬支架,與上面塗有紫杉醇等藥物的塗藥支架幾乎沒有差異。李愛先指出,塗藥支架的優點在於藥物能抑制血管細胞增生,減少15%再阻塞的可能性,但也因此造成血管癒合時間延長,必須服用長達一年的雙血小板抑制劑——保栓通(一般金屬支架只需服藥4星期),且在術後一年內必須嚴防受傷出血或因病開刀,否則在保栓通必須停用(避免傷口出血不止)的情況下,裝塗藥支架反倒更容易造成心肌梗塞!
事實上,血管阻塞未必一定要放支架,也可以選擇服藥或開刀。李愛先指出,研究顯示,患者只有單條血管阻塞時,放支架與吃藥的效果幾乎沒有差異;如果是多條血管阻塞,進行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或置放支架,最終死亡率也沒有差異,但放支架者後來復發的機率較高。
看遠看近一次解決
白內障則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疾,台灣每年約有11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受術民眾中約80%選擇健保給付的白內障手術和人工水晶體植入術,其餘近3萬人則選擇植入價格較昂貴的多功能人工水晶體。
沈茂庭指出,健保給付的一般功能水晶體已在國內使用長達20年時間,穩定性極佳,能解決患者水晶體混濁問題,恢復視力,但不具備「變焦」功能,因此不能同時解決患者近視或老花的個別需求。
近年陸續發展出的新型態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則有非球面、多焦點、散光及黃片4種——非球面水晶體可以增加視覺敏感度;多焦聚水晶體可以同時提供遠、中、近距離的視力;黃片可以過濾對網膜不利、有害視力的藍光……,病患可以依據個人需求作選擇。至於平常只在住家附近走動,活動範圍極小的老人家,究竟需不需要花大錢找回「絕佳」的視力?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夠不夠用』是『值不值得』的主要考量,」仁愛醫院眼科醫師曾國亮指出,在國外老人家必須自己開車的情況下,矯正視力必須達到0.6的標準,而台灣老人開車族較少,更沒有夜間行車安全之虞,或許0.2的視力就夠用了。曾國亮表示,經過他仔細分析給老人家聽之後,選擇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者占多數。畢竟兩眼合計要付出12萬元的代價,儉省的老人多覺得夠用就好,不需要為了趕時髦而花大錢。
貴的比較好?
另一項差額負擔特材——人工髖關節置換,也以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居多。
沈茂庭指出,健保給付的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材質「股骨」,以及高耐磨高分子聚乙烯的「髖臼內襯」,磨損率已相當低,正常狀況下可使用15~20年,若老人家已經年過70,應已綽綽有餘。
至於新型態陶瓷材質的股骨及髖臼內襯,雖具有降低磨損率的優點,但卻也有容易「脫位」的缺點,一旦脫位,仍難逃再進手術房之苦。另一種金屬對金屬介面的材質(股骨頭及髖臼內襯皆為鈷鉻鉬合金),也可以降低磨損率,適合需要從事粗重工作者或年輕病患,但因會釋放金屬離子,有造成胎兒損傷或腎臟損傷之虞,民眾在選擇時應一併考量利弊得失。
事實上,許多新特材都有利有弊,就像號稱可以擋掉藍光的黃片水晶體,也有人認為可能有影響心情、造成憂鬱的疑慮!塗藥血管支架也非萬能,亞東醫院李愛先主任表示,科技日新月異,藥物也不斷在改進中,現有的塗藥支架絕非終極產品,民眾也不必過度「迷信」。
而同一種廠牌的特材,因各醫院向廠商採購的數量和價格不同,民眾自負的金額也差距頗大。像「普利斯紫杉醇釋放型支架」,在長庚醫院得自負4萬3,783元,若在陽明醫院則是6萬5,160元,同一支支架在不同醫院價差竟達二萬多元,不懂得「比價」的民眾,就只能各憑運氣了。
不同於皮包、鞋子等日常用品,醫療「商品」的選擇關乎生活品質,卻又陷阱處處、困難重重,有關單位實在應該給予民眾更多公開資訊和教育,才能避免民眾一荷包失血又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