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土壤,孕育萬物的搖籃(4)





 


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土壤,孕育萬物的搖籃(4)


 


在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教授健康自我管理課程「如何確保您未來人生的健康」,常說明現代人要健康,卻因飲食不當,常多食用高動物性、高熱量、高脂肪、高醣類、高鈉等食物,又身處各種壓力的環境下,再加上空氣污染、水污染、化學污染以及缺乏運動等種種因素,還真的讓人健康不起來!


 


而要健康則需對上述的問題以反方式來改善之,飲食方面我們建議採四低一高,低糖、低鹽、低脂肪、低蛋白質,高纖維,動作上要採避毒、去毒、排毒等方式,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對於好的、正確的食材與環境保護的提供及推廣,令人欽佩,個人深表認同,而其捐印的書籍『有機‧光復大地見生機』中,說明基金會及農友、各行各業的人們如何為大地及健康努力的故事,特別整理,轉載給大家作參考,以祈在大家在找尋好的飲食食材上有多一選擇---健康管理師


 


 


 


92年起,慈心基金會陸續在雲林縣古坑鄉承租農地,從事有機耕作。這片土地以往因為種植甘蔗,經長期施用化學農藥、肥料及使用大型農機的結果,土攘缺乏有機質且理化性變差。整地時,義工們拿著鋤頭,費力地在乾硬田地裡工作,好不容易將蘆筍栽種好,引水灌溉後,只見原先乾硬的土壤,一碰到水就成了一大灘爛泥巴。這樣毫無生命力的土壤,在台灣的耕地普遍存在。


 


 


 


 


健康來自肥沃的土壤


 


富含生機、適合栽種的鬆軟土壤,是由無數小團粒構成的,其中50%是固體,45%是氣體和液體,5%是有機物質。有機物質的存在,使土壤成為生物活躍的大舞台,其中數不清的微生物,是所有動植物殘骸、排泄物等有機物的最終分解者,除了將有機物分解成植物可以吸收的養分外,也把土壤中禁錮的元素轉換為能被吸收的狀態。土壤中豐富的生命蘊含著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循環,也使土壤成為孕育萬物的大搖籃。


 


健康來自食物,食物來自土壤,沒有肥沃的土壤,就沒有營養豐富的農產品,也就沒有健康的身體。被 史懷哲 醫師譽為醫學史上傑出的 葛森 醫師,在其所著「癌症治療」一書中說:「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著想,這是改變農業耕作與食品加工方法的時候了。從有積物含量豐富的土壤中所生產的蔬菜水果營養價值高,可以防治退化性疾病,包括癌症在內。」


 


(大家回想一下,50年前我們所有的農作物不是全部『有機』的嗎?結果引起現代人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疾病,甚至於有上半輩子努力工作賺錢,下半輩子努力花錢給醫生,想「換回」自己的健康,您看看多少「名人」、「富人」,他們有【換】到健康嗎?---健康管理師)


 


 


土壤是文明發展的根本


 


 


 



考古學家證明,土壤是許多文明興衰的主要原因之一。福農‧卡特和湯姆在「表土和文明」一書中指出:「每當土壤流失的嚴重性破壞到一個文明的生產力時,該文明即會毀滅。」


 


200年前,美國大部分的土地至少有9吋厚的土壤,今天大多數農田的土壤厚度已降至6吋左右,而且還在加速流失當中。自然界得花數百年時間,才能形成1吋厚的土壤,而以美國愛荷華草原地的土層為例,平均約19年即損失1吋土壤。


 


現代農業對人類及環境的影響


 


現代農業拜科技之賜,藉由機械化及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之助,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節省勞力、成本,又能提高品質、克服傳統農業授環境制約的困境,很快就取代了傳統農業。但是現代農業、基因工程等,所造成的副作用和無法預知的危害日趨複雜,例如惡性腫瘤、土壤劣化、土石流、水源污染ˋ生態失衡等


 


另外,農業價值觀的扭曲,也衝擊了代代相傳的農村純樸文化。早期農民那種顧天敬地、與自然天地共生共存的人文精神,依憑化學科技,如今轉變為人定勝天、掌控自然的心態;以前那種少欲知足的儉樸生活、人與人間互助互信的優良傳統,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競爭與對立。


 


真相往往被利益的糖衣所包藏,如果這些東西一無是處,就不會為人所用,但是利益的背後所引發的問題使我們不得不正視。以下就是農藥、化肥、基改作物三方面,陳述現代農業所帶來的危機與隱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