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職場健康管理師



職場健康管理師


 


為了取得「職場健康管理師」的證照,頗有過五關之感,先要上648小時的學科課程,上網學習運用KYN(Know Your Nnmber)先作個人的健康記錄,以便日後可再擴大到所有人的健康管理。


 


運用網路版的健康管理中心只要輸入少數的基本數據便可以自動作出「個人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分析出您個人的「冠狀動脈疾病」、「第2型糖尿病」、「中風」、「心臟衰竭」等四項疾病的「最近五年疾病發作的風險」以及「改善後的風險」「目前的風險可被改善的百分率」「與同年齡、同性別人群相比,目前罹患疾病的風險」「與同年齡、同性別人群相比,改善後的罹患疾病的風險」的資料,對此類慢性病的預防起直接的建議作用。


 


而此健康管理方案是根據健保局公佈之台灣人群的健康狀況及疾病特點,運用美國BioSignia的疾病監測專利模型而設計的。非常具有實用價值。


 


在口試之前,尚得交一份「針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訂定一份個人健康促進及管理計畫」及「職場健康管理專案報告」,目的是自己要先對自己身體檢查記錄及「個人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來訂定一份個人健康促進及管理計畫,看看要如何來促進自己的健康;由此一基礎再擴大到您的職場所有的人,依他們的檢查結果作整理,分析,統計出各種模式,以便依類群、組別去作健康促進建議,或健康教育訓練計劃的依據等計劃,甚至於職場工作環境或設備的改善的依據。


 


經過上6周課程,體檢,輸入電腦提交「個人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及2份報告後,才能到達口試這一關。


 


單只一份「個人健康促進及管理計畫」,必需包括下列各項目:


1.          健康評估


2.          確立健康問題


3.          健康促進計畫


4.          健康促進管理執行步驟


5.          健康評值


6.          KYN (Know your number) 個人健康記錄


 


另一份「員工健康需求與生活形態調查問卷」,則是厚厚一疊,要請所有員工或群組填寫完畢,再加以分析,提出促進方案等,更是作的人仰馬翻,可是當作完時還蠻有一點成就感。


 


3位教授及一位衛生局指導委員所組成的口試委員會來口試,完全是研究所級以上的作業模式,一點都不馬虎,短短15分鐘口試,3位老師輪番上陣問問題,還真是一場硬戰。


 


現在要跟大家報告:「我通過考試了!」


 


144位同學,只有66人通過;不禁要讓人想到唯有在如此狀況之下,才會讓人覺得「職場健康管理師」證照,來得不易且辛苦,但是更高興的是可以專業的方式來提供完整且合適的健康促進,讓大家在身體稍有感覺不對時就能提供諮詢服務,避免從「亞健康」演進到各種慢性病。


 


希望有機會能為您的健康促進服務,真心的希望我們可以永遠的不要『為病所苦』,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過一生!



就是這張證書,費盡千辛萬苦才考到,只是希望能對大家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


2006年12月12日 星期二

醣質寶寶=好帶的寶寶



 


醣質寶寶=好帶的寶寶


 


深藍的小寶貝 冰兒是歷經千辛萬苦而獲得的(人工授孕),記得去年在台灣遇到她時,是經由曾在西雅圖執業的 蕭 醫師介紹而認識的,當時傾聽她的心路歷程,展轉於美國、台灣間作人工授孕,其中的甘苦談,實在不是我們外人所能完全體會的,只能說『母親真偉大』。


 


當 時蕭 醫師就建議她使用醣質營養素來照顧、保養自己的身體,而出生後的小寶寶也很好帶,特別把深藍的有關小寶寶的文章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深藍現與丈夫定居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牧羊鎮。--蕃薯粉


 


 


每每帶冰兒出席一些場合,總引來不少讚美
可愛(cute)是最常聽到的
你的女兒很calm(鎮定、沉著)/content(滿足)/focused(注意力集中)
接下來的反應就是:哇!你們好幸運喔!能夠生出這麼好帶的寶寶!

彷彿一個機率論的『幸運』二字,就可以解釋寶寶的好帶
我想,他們不知道我們背後作了多少的事情

的確,對某些人而言是這樣子的

不用作任何事,自然出生,也可以擁有好帶的寶寶
但深藍的寶寶是經過一連串努力的過程,並非偶然...
試管的努力就不用說了

深藍還用醣質營養品來孕育寶寶
這完全源自於蕭醫生的一句話:吃醣質營養品,寶寶會很好養喲!
懷孕的時候,並不知道寶寶很好帶是什麼意思,只是乖乖地吃
寶寶生下來以後,聽其他媽媽聊到養孩子的心力折磨
冰兒沒有那些情況時,我才深深體驗到,寶寶好帶是多大的福氣!

西雅圖有位媽媽也服用醣質營養品
她第一個兒子是過敏兒,帶得非常辛苦
服用醣質營養品的過程中,懷孕產下女兒
第二個女兒不但健康而且又好帶
前面的辛苦和後面的容易,相差天壤地別!
她常跟我說,真希望懷老大時,就能夠接觸到醣質營養品
這樣哥哥就不會有過敏體質!
每次我們見面,都有聊不完的女兒經
兩個寶寶擺在一起,不僅哭聲相似,而且感覺很像
我想可以稱作『醣質寶寶』的共同特徵吧!

首先,冰兒滑出產道的第一時間並沒有哭
只是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四周,好像等眼睛睜開這一刻,等了很久
(
我想也是...在娘胎10個月被包著也是很辛苦的咧!
)
眼睛清明得不像是剛出生的寶寶


回家後的第一個星期
如果半夜1112點睡覺的話,可以撐到清晨56點醒(俗稱的睡過夜)
新生兒的母親,半夜通常都要醒過來好幾次

寶寶要不就是哭鬧,或需要餵奶
深藍從很早開始,即半夜只醒一次餵奶

醣質寶寶一個重要的特質是:不哭鬧且專注
冰兒初到一個新環境時,會睜著大眼睛觀察周圍
甚至大人在講話,她都專注看著出聲的人
認真的眼神看得婆婆甚至笑說,冰兒是傾聽的心理醫生,哈哈!
(
因為心理醫生通常只聽病人講話,而不加任何意見)
像我們晚餐時刻,把她放在小孩安全椅,一邊進餐一邊和她說話

或是自己玩玩具、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t)一段時間
不像有些寶寶,需要父母無時無刻的注意(attention)與抱抱

醣質寶寶另一個特質是:易於入睡
前三個月是,母奶餵一餵就睡覺,從來不需要抱著入睡
不像有的寶寶哄了半天還是不睡
唯一哭鬧的時候,是急著要喝母奶,沒有耐心、不能等
或是便便與尿布很濕、不舒服的時刻
非常好預測
睡覺時間到了,若被媽媽放到床上
稍微噓聲噓個510分鐘,便慢慢睡著
如果過了這段時間還是精神奕奕,那就表示不想睡
扶起來活動半個小時,之後再抱回床上,就可以自然入睡...

另一個特徵是語言方面的:

冰兒從三個多月就開始發聲練習
前兩個星期,有次婆婆緩慢地唸出mama的聲音與唇型,示範給冰兒看
沒想到她竟然跟著移動嘴巴,發出同樣的聲音
那一刻,清晰的兩聲『媽媽』
令作媽的我頓時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眼角泛出感動的淚水...
雖然她還不知道mama(媽媽)代表什麼意思

但任何語言都得先從重複(repeat)”開始,再加上強化(reinforcement)”
我想她很快就會知道mama的社會意義...


 


轉載


2006年12月4日 星期一

人生二部曲 熱活族



 


人生二部曲 熱活族


 


看完本篇文章,覺得年紀大一點本當如此,活到老、學到老,當然也要健康快樂,就像十多年前送小朋友到山上去讀校學時,校長問我為什麼要把小朋友送來山上讀書?我的回答是我的童年已過去,我現在來過我第二個童年,希望我的小朋友活的快樂、健康,未來讀書只要有錢,大學錄取率快達100%,比IQ已不是唯一的,EQ也要列入考量,更最重要的是有無團隊觀念,如何培養出團隊領袖特質,只要爭取一個機會,那日後便可以與人在競爭的社會中生存,說不定還可以活的很好!


 


現代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敢說可以做到退休,還可以領一大筆退休金來安享餘年?(記得:餘年定義是30~50年,或者不只!)每個人是否應該考慮有無「被動式」收入。


 


我現在給一些朋友提一個計劃案,第一年最多投資十萬元外加10%的空閒時間,第2年起不要投資任何金錢,但是還是需要您10%的空閒時間,到第8年後,每個月可以收入約新台幣八萬元以上,此收入是持續性,活多久,領多久,還可以繼承給子女,還不錯吧!


 


我們的目標是:以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身體都很健康,有錢、有閒的去幫助人們獲得健康,並且快樂的生活著!--您的人生目標為….


 


朋友!有沒興趣了解這一計劃!跟我們聯絡一下,幫您作個簡報說明,說不定會改變您未來的一生!


 


 


2018年,台灣有400萬「新年輕人」冒出

生命的下半場,該如何看待?盧素蘭,61歲才學攝影,靠一張照片轟動鳥界;美國前總統卡特,74歲開始學習寫小說……赤子之心,讓他們忘卻年齡,永遠在成長!


李盈穎 研究員劉承賢 攝影楊文財


如果我們都會老,那麼最好盡可能活得老,也活得好!」這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華特博茲(Walter M. Bortz)對生命的看法,他因此提出「敢」(DARE)活到一百歲的妙方,從飲食(Diet)、態度(Attitude)、更新(Renewal)、運動(Exercise)四個方向「熱活」。


拍鳥的她:扛近十公斤器材走 兩公里  

一張新過境鳥種照,一夕成名

盧素蘭就是台灣的「熱活族」。


她一下車,帶著攝影器材,沿著防風堤,躡手躡腳,快步走進紅樹林溼地。她肩上負著三角架、長鏡頭、相機,重達九.六七公斤。


馬來西亞鷹島的溫度大約三十四度,兒子邱銘源頻頻拭汗,盧素蘭卻沒感覺。她眼觀八方,搜尋鳥蹤,全身緊繃,昨天另一隊隊友拍到金背啄木鳥的消息,讓她忘路遠近,扛著器材走了 兩公里 。直到發現標的物,驚喜之情蓋過了身體的疲累,盧素蘭輕輕放下角架,旋轉鏡頭對準鳥兒,可惜啄木鳥站的位置不好,與背景顏色糊成一片


結束一天行程,回到飯店用飯已八點半,盧素蘭將手提電腦、讀卡機拿出來,上傳、整理照片,她一張張地看,看到第十五張又回過頭去看第二張,比較兩張幾乎快一樣的「鳥表情」何者好看,邊看邊滿足地笑。一個晚上,電腦鍵盤不斷發出「喀喀喀」聲音,直到十一點。邱銘源轉頭一看,完成工作的母親酣聲連連,才就寢一分鐘,已進入夢鄉。


盧素蘭,一隻耳朵已聾、一隻耳朵重聽,今年六十五歲,學攝影四年,這是她第二次為了拍攝鳥類出國,因為聽不到,她無法用聽力尋找鳥兒,每張照片都是她窮盡眼力四處張望來的。同時,她是酒商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第三屆夢想資助計畫,在百人中挑出五位得獎者的其中之一,得到新台幣一百萬元獎金;她也是台灣第一個拍到新過境鳥種——棕眉山岩鷚的攝影家。這種鳥生活在西伯利亞東北處,很少到江蘇以南,二OO四年十月下旬於野柳,盧素蘭在牠出現的十分鐘裡,因相機功能較好拍到清楚全貌,轟動鳥界,被當時的《大地地理雜誌》採訪(編按:已於二OO五年七月停刊),以高齡銀髮族、初學攝影的身分,被稱為鳥界的「野蠻阿嬤」。


盧素蘭純粹為著興趣拍鳥的照片,被兒子結集成power point檔,外加有趣的文字說明,想不到在網上傳開,網友一集集傳閱「素蘭阿嬤」拍的鳥照片,目前已有十八集。在讀者不斷鼓勵下,素蘭阿嬤買了一本圖鑑,朝著記錄圖鑑裡台灣的六百五十種鳥照片邁進。每拍到一種,她就在上面打個勾,目前已拍了二百六十五種。圖鑑被翻了千回,黃昏的生命也躍動起來。


如果,已經六十五歲的你,一耳已聾、一耳重聽,將如何與這世界相處?今天之前的素蘭阿嬤,怎麼也沒想到人生如此多彩,六十五歲會成為攝影家,會成為《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主角。素蘭阿嬤,是華特博茲論述的「熱活族」代表,活得「不耐凡」,以赤子之心看待生命的下半場。


台灣老化速度之快已居世界第二 

勇敢追尋第二生涯夢想的人卻不多

如果人口推估模型正確,二一八年,台灣將由「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也就是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一四%,增加速度是全世界第二快的國家,僅次於日本。換句話說,法國歷時一百一十五年、瑞典八十五年、美國七十二年,台灣只用了二十五年的時間,就讓老年人口從七%變成一四%。


而老年化速度最快的日本,已有很多針對團塊世代(指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者,如美國的戰後嬰兒潮)開始進行退休後何去何從的討論。在《二年的日本,從雇用社會轉變為創業社會》書裡提到,傳統的退休概念即將崩解,團塊世代的第二生涯將是三種生活方式的綜合:

一、從壯年期的義務性勞動中解放,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二、因為長壽化而必須繼續工作賺錢。

三、回饋社會的生活方式。


當這份調查要團塊世代具體寫下自己的第二生涯夢想,有九三%的人很詳盡地描述想做的事,這表示大部分的人早已在建構準備自己的第二人生。有人希望坐上世界各國的鐵路環球旅行;有人要用數位相機拍下所有的樹木,分類樹木種類;或是用陶器做成吃飯用的所有食器。挑戰目標則有人挑戰文學獎、馬拉松、網球比賽、短跑賽。有趣的是,預計未來一年日本將會有十萬人自行創業,而創業的內容有許多獨特的企畫,譬如「修理小孩子的玩具」、「開鑿炭窯的工作」、「產業動物獸醫」、「墳墓清潔」、「開遊漁船」等。


可惜的是,台灣的「熱活族」不多。根據內政部二○○三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老年生活期望前三名分別是身體健康、與家人團圓和樂、經濟來源無虞。第四名才是「過與自己興趣相符的生活」,其他像是出外旅遊、繼續進修、做志工的比例並不高。

在華特博茲的「DARE」理論中,提到兩大心靈指標:態度(Attitude)與更新(Renewal)的項目上,他提出要多訓練腦力,多寫信、作義工、學語言、學樂器、關心外界事務、不封鎖自己。因為人有創新的靈感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重點是要操練,不活動就老化。


歸納起來,隨著時間過去,身體雖然有許多機能大不如前,但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堅強、意志堅剛、情感豐沛、心思清明,反而會勝過身體的難處。所以要熱活、活得熱情有三件事:一、有夢,讓興趣大發揮。二、要嘗鮮,好奇心不死。三、以赤子之心綿延學習。


好奇心,是非常神奇的心靈魔術。如果,你覺得成為美國總統已是人生的顛峰,卡特的故事會顛覆你的刻板思維。一九八一年,五十六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退休,想不到卻開啟他人生的新頁,他給退休者的忠告是:「追求未完成的夢」。他自己則是寫了十多本書、做家具、蓋房子、打網球與滑雪,更在七十四歲時學習寫小說。


未來時代,誰有權力定義我們的年紀?


這世界上,有兩種極端的人,「老邁的」年輕人與「年輕的」老人。顯然,定義誰是老人的權力,不是歲月。


2006年11月3日 星期五

您是否罹患了東方父母症候群?





您是否罹患了東方父母症候群?


(選錄自「A+下一個優質社會」智庫文化出版)


 


假呵護之名,行操控之實「一切都是為孩子」。請東方父母您就此高抬貴手吧!愛之適足以害之!


 


東方社會最常見的倫理大悲劇就是在一場父母與孩子激辯與爭論之後,激動傷心的父母總會淌著眼淚,對著滿腹委屈的孩子說:「我會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你啊!接下來不論是相擁痛哭,抑或是各自心碎,這個孩子總難逃離被父母的錯愛所扭曲的人生悲劇。


 


東方父母愛之適足以害之「一切都是為了你!」是許多父母對子女常說的話,但那其實是父母假呵護之名,行操控之實的病態犧牲,也是「東方父母症候群」的顯著病癥。


 


東方父母老是把子女看成自己的財產,一心一意想要主導子女的一生,總認為子女不爭氣就是父母的失敗;而子女若能成材則是父母最大的榮耀。基於這份患得患失的憂心和企圖,使得父母普遍對孩子過份保護、限制太多,並且強加其個人價值觀於子女身上者屢見不鮮,殊不知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但剝奪了子女獨立成長的機會,更將因此扭曲了孩子的一生。


 


在東方父母過度細心呵護下,「弱不禁風」似乎已成為現在台灣年輕人的最大通病。在一場管理學院師生會議上,一位女學生神情激動地責難校方的規定,她說:「星期天父母送我回宿舍,結果警衛不讓我父母進去,害我一個人得把那麼多的行李搬進宿舍?


 


「這麼重又那麼遠…..」面對著女學生的質問,以「顧客滿意」為經營理念的學校方面,給了相當善意的回應:「如果真的很重,可以特別允許父母的車子進入校園…」。


 


這件事情讓筆者感觸良深,因為那女學生口中「那麼遠」的距離,事實上是近得不可再近了,那一點點路也不肯走,真是枉費了青春年少。筆者認為台灣這一代的孩子之所以變得如此嬌弱,父母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台灣的生活條件是在這四、五十年來才逐漸變得寬裕,因此,父母用車子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第一代,不幸的是,只是第一代就已經被寵得不像樣了,不但體力差,也欠缺機靈的反應能力,其實,就上述那女學生所描述的情況,如果行李真的太重,設法和警衛商量一下,必能解決問題,就算真的難以通融,走一點路又何妨?難道一定要把這種小事拿到師生會議上來說?在學校生活中,其所關注的焦點就只有這些嗎?


 


學習獨立才是重要課題


 


筆者的女兒是在美國念私立小學,學校設置在森林之中,校園很大,基於安全考量,學校也是規定父母只能送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就不能再進去了。這些孩子才78歲而已,不但課本重,還經常因為課外活動,需要帶其他的衣服、鞋子等,儘管如此,還是得自己走進去,尤其當冰天雪地的冬季來臨時,更是嚴苛的磨練。但人的體力原本就是靠磨練來的,人若不能吃苦,便不會耐勞,更不必說勤勞、樸實的生活了


 


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女學生的個案時,格外覺得痛心,第一代就如此,將來還得了,身為未來主人翁的年輕族群,如果沒有好體力,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大,那麼,國家前途還有什麼指望呢?


 


悉心照料孩子,表面上看來沒錯,但卻會適得其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獨立是最重要的課題。


 


我女兒是在美國長大的,在她九歲那年,由於當時我們很忙,因此就讓她隻身從香港飛到美國東部。而當我們打電話探詢她是否平安到達時,她還很臭屁地說:「What are you worrying about?


 


可見得她第一次隻身飛越半個地球這件事情本身,已經使她信心大增,很有成就感,因此,放心讓她去作,孩子就會成長,反之,如果顧得很緊張,反而是在限制孩子發展的空間!


 


犧牲這一代成全下一代?


 


此外,東方父母症候群的另一個症狀就是把所有的榮耀都寄託在兒女身上。如果有個孩子在國外念知名學校,那個父親就會在社交場合中眉飛色舞地談論自己的孩子,彷彿這就是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也就是渴望擁有這份榮耀,東方父母總會說:「一切都是為下一代!」、「我們這樣犧牲,就是為了後代!」;毛澤東也曾說過的:「犧牲這一代,成全下一代!」似乎只要聽到是為了後代,大家都能夠認同,其實這只是東方人獨特的想法。


 


東方父母試圖用「犧牲」的想法及作法來減少孩子在生存競爭上的挑戰,希望孩子能低挑戰的環境下,創造高成就,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生存的能力是靠磨練出來的,光從書本上是很難學到的。東方父母常對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唸書就好了,其他都別管了!」這種作法不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更是嚴重地剝奪了他們學習生存及養成獨立人格的成長機會。


 


在美國,哪有父母要幫孩子付大學學費的道理,十八歲以後,若要住在家裡,就得付租金,要分擔房租、水電等支出,不但對家庭要有責任感,也要懂得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這就是典型的美國教育方式,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學會如何生存來得重要。


 


因此,就現實的考量,美國孩子如果想要上大學,就得自己去打工、賺錢、繳學費,如此千辛萬苦才能擁有學習的機會,怎麼可能會在上課時打瞌睡?上課根本不需要點名,若有不同的意見,一定會向教師提出挑戰,有不懂的地方,也一定會問到懂,否則不是平白浪費時間以及辛苦工作才繳交的學費嗎?


 


東方社會的孩子,從表面上看來就幸運多了。因為東方社會的父母總認為,就算借錢也要讓孩子念大學。因此,台灣的學生大多是應父母的要求去唸書的,而且在聯考制度及父母的期望下,至少有95%的學生所念的不是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於是學生唸書的心態就顯得心不甘、情不願,一則是因為沒興趣,二則反正是父母送來唸書的,不想念就打混。有多少大學生都是徹夜打牌、玩樂、打電動,早上又起不了床,弄得上課遲到或乾脆蹺課,種種惡形惡狀,正凸顯了台灣教育扭曲的事實。


 


東方父母費盡苦心供孩子念大學,甚至幫孩子選擇了最有「前途」的科系,但卻忽略了人性的本質,那就是唯有付出,才能真正收穫;唯有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才會激出真正的拼勁。


 


因此,大部分的東方父母對最後的結果都是感到失望的,而在罹患東方父母症候群的父母所養成、教育下的孩子,不論是否做到父母的期望,都無法擁有真正的快樂!顯見這種愛的方式,只是在成就一個兩敗俱傷的悲劇而已!


 


往往父母的犧牲,只是為子女帶來壓力,並不會造就子女的幸福。


 


但是東方社會的孩子,從小就習慣聽從父母的意見去做人、做事,久了就習慣了,即使不快樂也會照做,對於人生的道路既沒有選擇的餘地,也失去了選擇的能力,也因此對生活毫無熱情,對人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無奈與悔恨,所謂「積極開放」的人生,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


 


探究問題的癥結,那就是東方父母一直無法接受孩子也是獨立個體的這個事實,藐視孩子思想、看法或夢想,忘了孩子也有基本人權(human right),對孩子總是處處干預,不論在學業、事業甚至是婚姻上,似乎每一件事都要讓父母覺得順心才可以,孩子不聽話,就得背負「不孝」的罪名。


 


當東方父母以愛為名,進行軟硬兼施的壓抑策略,如果子女同意了那份壓抑,那麼也就注定了一個扭曲、不快樂的人生;如果選擇了反叛,那麼子女將終身背負「不孝」的罪名與壓力,即使勉強擁有快樂,也難逃背後的陰影。


 


總之,一天到晚都在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東方父母,請您就此高抬貴手吧!放孩子一條生路,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快樂、無悔的人生吧!


 


 


想想自己!小時家境不好,寒、暑假都得去打工賺學費;但又愛玩,只好努力去救國團當領隊,可當領導人,玩不要錢,還有零用錢,算是「物超所值」。


還記得要玩的最久、玩的最遠的暑期活動,跑去台東帶東海岸健行隊,前2天先從台北搭平快火車,火車站是一站一站的數到台南,深夜在台南鐵路警察局內打地舖,隔天早上搭5點半的公路局(一天才一班),晃呀晃到南橫天池下車,自己一個人走過關山啞口隧道(記得好像有結小冰瀑),花了2天經過向陽,利稻,天龍到台東,途中一直超越當時的南橫健行隊,偶爾還幫當時體力不支的領隊帶隊,算是學生時代玩的較盡興,也算是「年輕不留白」吧!----蕃薯粉



民國67年冬令自強活動-東海岸健行隊


當時還沒有柏油路,相片中的朋友您在何方?



相片中的朋友,還記得您自己當時的樣子嗎?


民國67年的長虹橋!

 


2006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是要多多喝水嗎 該喝什麼水ㄋ



 


是要多多喝水嗎 該喝什麼水ㄋ


 


大家都已知道長期喝「純水」或蒸餾水會出問題,原因很簡易,因為這2種水都是加工製造出來的(下面的文章也會詳加說明),自然界不存在,而且水中也沒有大自然水中都會含有各種微礦物質等。


當然大自然中的水也會含雜質,甚至於細菌之類,但是人腸內也很多種菌類,不都相安無事嗎?人類本身就有免疫系統在運作中,只要多運動,保營養均衡,讓免疫系統保持正常運作,您自然健健康康的!不是嗎?---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


 


民生報薛荷玉記者曾經專訪呂教授,他表示:「使用電解水機的 先決條件必須是其水源水質非常好,假如電解水機接用的水源水質不好,則經電解水機電解過後的水質,對人體健康反而有危害。消費者喝進的是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濃縮水。」

呂鋒洲教授曾經出版《電解水是好水》這本書,結果被業者斷章取義,在他們的宣傳單上印「呂鋒洲教授」「台大醫學院臨床實驗證明」等字樣,讓呂教授不堪其擾,並鄭重聲明:「不要再用我及服務機構的名字,否則我要告他!」

我相信不少家中裝有電解水機的人,心裡開始不安起來,為何被業者宣稱很好的電解水也有問題?

誠如呂鋒洲教授所言,電解水機接的水源水質本身必須「非常好」,如果水質不好,反而製造出有害身體的「重金屬濃縮水」。大家知道台灣的水質不是很好,所以根本不適合接任何廠牌的電解水機,日本的水質比台灣好,他們所用的機型並不適用於台灣,業者卻宣稱「日本原裝進口」,不知是不懂呢?或是,故意矇騙消費者?

台灣大學自來水水質研究室曾經對市售電解水機的生成水質做過檢驗,發現有的酸鹼值高達 ph10 若是長期飲用此種水質的人,體內鹼性過多,會引起腎臟的傷害,並且造成很多莫名來源的疾病。

現在洗腎的人愈來愈多,是不是因為更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太多鹼性水所引起的,雖然尚未有研究報告,但是,不當飲用電解水絕對沒有好處,大家都要深思一下。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電解水機或鈣離子水機是日本人發明的 ,這些飲用水機在日本是列入「醫療器材管制」,是治療腸胃疾病所用,根本不能在市面上隨便賣,以日本某名牌電解水機而言,已經標示出「主要功能為改善腸胃疾病,並必須依照醫師指示使用,也必須有階段性的調整使用」才可以。但是台灣商人卻胡亂進口大力推銷,政府又不取締,實在令人頭痛。

從學理上來說,當體內胃酸過多而產生腸胃疾病時,的確需要鹼性物質或鹼性水來中和,但是「必需依照醫生指示使用」。當體質已中和成中性時,就要停止飲用鹼性水,以避免體內鹼性過多時引起其它疾病,尤其是對腎臟的傷害。而且全家人體質的差異,不能同樣飲用一樣度數的鹼性水。一般的共同飲水仍然是以中性或略偏鹼性為佳。

環保署網站說:「目前發現市面販售的飲用水設備業者經常使用的促銷手法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為電解棒實驗;其二為誇張的療效廣告。電解棒的實驗是販售逆滲透純水機的業者經常使用的手法,業者以電解棒現場實驗,使民眾產生自來水不潔的錯誤認知;而販售 電解水機、活化水機、礦泉水機業者則是將國外未經衛生主管單位證實的醫療效果,透過平面媒體或有線電視,加以廣告渲染誇大,達到誤導民眾的目的,消費者要用智慧和基本常識加以判斷,避免花了很多錢買了一套可能喝出問題的飲用水設備。」

可是大家的「基本常識」都認定台灣水質不佳,尤其是高雄地區的水質,普遍都被認為不好,此時被業者的花言巧語推銷之下,很難「用智慧」來判斷,政府應該明確告訴我們:「電解水不能隨便喝」,廣大的老百姓才會知道的。


環保署又說:「陽離子交換樹脂軟水器,其功能在軟化硬水,以增加口感品質,並無關於飲用水的衛生安全,因此, 該設備並不被鼓勵裝設。」這些市面上被業者吹噓有神奇功能的飲水設備,全是製造現代「台灣病夫」的缺德產品。而且還賣得更貴,想到這些業界的缺德事,我真的很難過。


在此我又要誠心地呼籲商人們,摸摸良心,別再為了私利而殘害同胞的健康呀!同時也再度誠心地呼籲民眾,為了健康,要補充正確的水知識!


逆滲透水與蒸餾水 最不能喝近幾年來,RO逆滲透水機大行其道,我相信不少讀者家中就是裝RO水機,以為這樣喝到的水是最純淨的。沒錯,逆滲透水和蒸餾水一樣是很純淨,稱為「純水」,但卻不是好水,反而被稱為「 窮水」。為什麼?

我們來看看有一家「專業RO逆滲透水處理公司」的網頁上,都明白寫著:「RO逆滲透法利用高科技滲透原理,有效去除九九%水中總固體溶解質 (TDS),純度高達 1—10ppm,應用於海水淡化、洗腎血液透析用水、實驗室高純水」。


沒錯, 在國外,逆滲透原理是「應用於海水淡化、洗腎血液透析用水、實驗室高純水」,沒有人會拿來當日常飲用水的,可是我們的業者卻拿來賣給家庭,使用者以為買到的是高科技的飲水設備,殊不知被業者誤導而害了自己的健康。

因為純水中完全不含任何礦物質,人體需要的鈣、鉀和鎂統統不見了,長期飲用會對人體造成血管疾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

如果已經喝逆滲透水大約三年的人,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骨質狀態,我敢說醫師一定會告訴你:「骨質已有疏鬆現象。」而且得關節炎的機率會很高。

不相信嗎?奉勸你不要用自己的健康來打賭,我絕對敢告訴你,到時候後悔的人一定是你!

在此,我要鄭重提醒讀者:「千萬不可給小孩喝純水」因為正在發育的小孩需要大量礦物質,給他們喝純水會造成發育不良。尤其是一歲以內的嬰兒,絕對不能用逆滲透水、蒸餾水等純水沖泡牛奶或當開水給嬰兒喝,一定會成長緩慢、甚至長不出牙齒,或是智力遲鈍。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的警告,可以用自己的嬰兒試試,半年後看到你的嬰兒怎麼長得這麼慢,就知道我說的正不正確了!

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中,有十三%男性、二十四%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因此對小孩和老人而言,更是非常需要鈣質,但是他們對一般鈣的吸收能力較差,必需由飲水中補充水溶性鈣質來預防。


一九七七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經過九個國家五十個研究團隊研究純水之後,認定:純水無礦物質,使得心血管疾病發病與死亡率增加。因此在軟水中的加入適量的鉀、鎂、鈣、鉻,每年可使十五萬人免於死亡。

大約在二十多年前,中東地區由於缺乏淡水,所以美國等先進國家便執行中東地區海水淡化的大型計畫,就是用逆滲透將海水淡化。結果,不久之後,中東地區的小孩統統掉牙,因為,淡化後的水完全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造成成長中的小孩嚴重缺鈣。後來,美國便研發出來稱為「 還原包」的濃縮品 ,就是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的綜合包,將還原包倒入淡化的海水裡,還原成活水。

環保署網站說:「目前在市面上,蒸餾水頗受歡迎,蒸餾水顧名思義是經過蒸餾所得的『純水』,沒有一般水該有的礦物質,有人認為蒸餾水不含任何成分,長期飲用有營養失調之虞,而且也不能用於養花、養魚。」

沒錯,用純水養魚,我敢保證不久魚統統死光光,因為水中完全沒有魚類健康所需的礦物質,當然會死掉。

環保署網站又說:「目前市面上最暢銷的淨水器之一是『逆滲透飲水機』,這是採用薄膜,利用逆滲透原理,讓自來水由高濃度的一邊滲透至低濃度的一邊,由於薄膜相當緊密,孔隙很小,所有雜質、礦物質、有機物等均被濾除,因此,經逆滲透處理後之自來水已幾乎變成『純水』,沒有一般水該有的礦物質。其實自來水中所含人體必要的微量元素,有必要把它去除掉嗎?例如:硒、鋅、鎳、銅、鈣、鎂、鐵、錳等,這些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甚至我們還要從蔬果食物中攝取鈣、鎂等礦物質呢。」


既然如此,為何還讓此種有礙健康的逆滲透飲水機在市面上大賣呢 ?我實在想不通,大有為的政府為何不禁止呢?去年,教育部也已通令全國各級中小學校不可再裝設逆滲透飲水機,一律改用燒開水。教育部終於覺醒了,可是一般民眾不知道呀!

四年前,本校新大樓都裝設逆滲透飲水機,當時我還不知道此種機子的缺點與性能,和大家一樣認為是高科技的設備,應該不錯。有一次拿杯子去裝逆滲透熱水,聽到機子旁邊的下水孔有頗大的水聲,好像是水流掉的聲音。於是回到研究室給總務處打個電話,告訴他們有漏水,派人來修,結果總務處的人告訴我那是逆滲透水機所排的水,他們說 製造一公升逆滲透水,必須排掉四至六公升水

我一聽,立即對逆滲透水機產生極差的印象,台灣已經水資源不足了,還要用此種極端浪費水源的設備,實在沒有道理。如果家裡有裝逆滲透水機的讀者,不妨比較一下水電費,是不是比沒裝以前繳更多的錢?

環保署網站又說:「目前,有許多的逆滲透處理系統於處理流程中,在逆滲透管後裝設活性碳後處理濾心,強調可吸附儲水桶出來水中之異色或分子態物質以避免二次污染;或加裝所謂的 磁礦活水器或活水生成器 等單元,強調經其處理後的水含有人體需要的電解質。但以其強調逆滲透處理後的水為不含雜質的純水,還需要活性碳濾心嗎?在經過磁化處理後,還可再生成電解質嗎?這十分不合乎學理。」


推銷的業者為了自己賺錢,一定會隱瞞這些「十分不合學理」的論點。實在令人感到難過。

有一家飲水機公司曾經做實驗,他們使用自來水、RO逆滲透過濾水及RO加UV紫外線殺菌三種來做比較,發現RO加紫外線殺菌,培養七十二小時後,無細菌產生;RO逆滲透過濾水,在培養七十二小時後,產生無數細菌;用普通自來水,培養七十二小時後,產生二個細菌。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 RO水反而容易滋生細菌。為什麼?因為純水是「酸性水」, 不僅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更是現代慢性病如癌症、尿毒症、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的起因。大家都知道政府每年都會公布「十大死因」,上面除了一項「意外死亡」以外,其它全是 慢性病,都是導因於產生酸性體質呀

不少提倡生機飲食的人說吃魚、肉會使體質變酸性,似乎沒有錯,但是我要用學理來說:「只對一半。」魚和肉的確要比純水更酸性,可是沒有聽過吃三年大魚大肉的人得到骨質疏鬆症,反而 喝三年純水的人一定會得骨質疏鬆症!為什麼?因為魚和肉都富含各種營養素與礦物質!

家中裝有逆滲透水機的讀者們,看到這裡,還敢再喝「純水」嗎?我在此用最誠懇的心呼籲大家: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好好思考一下,「純水」絕對不能喝,它是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的「窮水」,因為我們身體絕對需要水中的礦物質!


依據衛生署於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發表的報告,國人對鈣、鎂的攝取量只達到聯合國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二而已。要增加體內鈣、鎂離子的吸收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從飲水中獲得,因為食物中的鈣、鎂離子不易為人體吸收。

我們以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為例,他們日常生活飲水必定以天然礦泉水為主。我們到超商去看看,有名的法國、加拿大進口的礦泉水,都富含礦物質,那才是真正的好水。

可是有人會說:「純水口感比較好,含太多礦物質的礦泉水口感較差。」沒錯,尤其是用純水泡茶,的確比較好喝。而且,純水煮了不會在熱水瓶裡產生白色凝結物, 礦泉水會產生水垢,看起來不乾淨,其實這就是鈣、鎂離子的沈澱,無礙健康的。

有些人「只為口感好,不為健康想」,這種邏輯對嗎?我們國人對礦物質的攝取量已經比別國少了,再喝沒有礦物質的純水,身體如何達到健康要求呢?所以國人多病,喝錯水也是一大原因。

一位從事室內設計的小姐曾經告訴我,近幾年蓋的大樓,建築師都會設計逆滲透水機為廚房必備用具。我一聽,完了,神通廣大的業者竟然結合建築設計,此種有損健康的設備怎麼能夠家家戶戶裝設呢?此種浪費水資源、又耗電、又損傷身體的設備,絕對不可當做日常飲用水,它們是「實驗室」和「洗腎」用水。

我誠心地呼籲商人們,摸摸良心,別再為了私利而殘害同胞的健康呀!同時也誠心地呼籲民眾,為了健康,要補充正確的水知識!  


2006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標準檢驗局提醒消費者 使用筆記型電腦應注意事項



 


標準檢驗局提醒消費者 使用筆記型電腦應注意事項


 


標準檢驗局醒消費者


 


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統計,該國從20011月至20068月已發生至少47起筆記型電腦冒煙或起火的意外。


 


因充電電池瑕疵或散熱不良為此類意外之主要原因,為防範消費者因使用筆記型電腦而受到傷害,該委員會日前於網站上發布以下安全事項,提醒消費者注意:


 


 ※不要使用不相容的電池及充電器,若有疑問建議與廠商聯繫。


※因電腦電池於使用中會發熱,故勿將筆記型電腦放在膝上使用。


※勿在沙發、床或絨氊上使用,以免阻礙電池通風散熱而引起過熱的危險。


※避免鬆脫的電池與金屬物件(如錢幣、鑰匙或首飾)接觸。


※勿撞擊或重壓電池,以免造成電池內部短路而發生過熱危險。


※使用、保存、充電時應依照製造商所附產品說明書操作。


※避免讓筆記型電腦受到碰撞或掉落在堅硬表面上,因可能使電腦及電池受損。


※勿將筆記型電腦及電池置於高溫或潮濕環境,以免內部電路漸被侵蝕,進而形成安全問題。


 


筆記型電腦為許多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可充電式鋰電池挾其效果較佳優勢,目前已是市場主流;惟近半年來幾家國際知名筆記型電腦大廠,陸續傳出因所附充電式鋰電池產品瑕疵回收消息,也使其安全問題再度受到重視。標準檢驗局為保障社會大眾消費安全,建議消費者除在使用筆記型電腦時參考前述注意事項外,於選購充電電池時應檢視商品標示是否完整,並鼓勵充電電池廠商多申請該局推動之自願性產品驗證(VPC),共同確保消費者權益。


 


個人曾在世界級電腦公司服務過,給各位筆記型電腦使用者另一個建議:多用AC電源,不要用電池,除非無法使用AC電源時,如郊外,公車上之類,才使用電池;當電池充完電後,使用AC電源時,記得把電池拆下來,否則充滿電後又使用AC電源很容易讓電池老化,快速「壽終正寢」,筆記型電腦的電池可是『很貴的』,有時機型換的太快,電池的共通性不夠,更難買到電池喔!


 


2006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好朋友,你一定要好起來!



好朋友,你一定要好起來!


 


2天去台大醫院B15樓探望一位朋友,原先好久沒聯絡,因他作印刷工作,天天忙的很!是上星期突然想到好久沒聯絡,打個電話準備去「請安問好」一下時,他家人電話中吞吞吐吐的樣子,在追問之下,才知道,當時正在台大醫院加護病房中,已昏迷好幾天了。


 


起因為工作太勞累,症狀為頭痛,頭昏,沒太注意,結果一下子倒下去,經緊急送醫院後呈現昏迷狀態,檢查結果為中風,腦溢血,緊急開刀後,仍在加護病房昏迷中;在知道這件事後,因仍在加護病房,只能每天打電話關係清醒否?


 


2天剛知道已清醒,轉普通病房,立刻去探望,到達時,剛好在拆線,頭髮都理光,但看的出來是緊急處理的,因部份頭髮仍長短不齊;拆完線後復健師馬上幫他作初步復健動作,很明顯的動作及反應遲緩,十多天來第一次坐起來,沒多久頭暈,馬上再躺下來,而家人都因工作,上學之因,只能請特別看護照顧。


 


還好是意識仍非常清楚,簡單言談中,頗有後悔沒注意自己的健康,一心一意只想多賺的錢,結果現在只能躺在醫院中,讓家人擔心,錢沒賺多少,卻已賠上自己的健康,『完全划不來!』。


 


朋友,您在努力工作之餘,是否也該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呢!


 


我們提供「健康狀態自我評估表」,讓大家自己填寫,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跟您說它的健康狀況,有需要的朋友請來E-mail索取。


 


您也可以參觀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部落格中的文章健康狀況自我評估表分析說明作更進一步的瞭解。


2006年9月24日 星期日

速食時代我們仍然要健康!



 


速食時代我們仍然要健康!


 


速食食品與健康的關係,一直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來,速食店越來越紅火,麥當勞、肯德基和比薩餅店在中國開了無數家分店。小孩子越吃越上癮,大人也覺得既快又方便。


  雖然洋速食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對不同口味食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潛在的健康上的危害。


 


  洋速食難消化


  速食食品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不容易消化,加上孩子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無法吸收消化,而且速食食品低纖維、低維生素,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分解,造成大量殘留物,導致大便不通。


  兒童常吃易患哮喘


  科學家對沙烏地阿拉伯兒童的飲食習慣和哮喘發病率進行了研究。他們將100名哮喘患兒與200名普通兒童相比較,結果發現,蔬菜、牛奶、維生素E 和礦物質攝入不足的孩子,哮喘發病率特別高。如果不考慮家庭經濟情況和父母吸煙等其他因素,蔬菜和維生素E攝入少的孩子,發病率比其他孩子要高出2-3 倍。


  造成大量肥胖患者


  如果人們平時一味追求高熱量的速食食品,不注意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和必要的體育鍛煉,會造成肥胖,從而那將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中青年人吃速食易患營養不良症


  維生素缺乏症多見於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快、工作高度緊張的中青年人。他們當中許多人,早餐匆匆抓個饅頭或兩根油條了事;中餐則不是康師傅速食麵便是麥當勞速食,其中熱量、脂肪勉強能夠滿足人體需要,但蛋白質和蔬菜水果則相對不足,尤其是後者幾乎缺乏。


如此下去極易引起維生素缺乏症,使機體內許多酶的代謝活性下降,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因為蔬菜、水果是人體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Pβ-胡蘿蔔素的主要來源,在人體維生素A攝入不足時,其中β-胡蘿蔔素還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而現代速食食品中,最為缺少和貧乏的就是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其實,我國傳統的以穀物、蔬菜為主的高纖維、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膳食結構是較為適合人體代謝需要的,在此基礎上稍補充優質蛋白質即可。西方國家那種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的膳食結構,已被證明是對人體有害的。


  所以,如果不是加班加點,不是時間特別緊張,最好還是遠離速食食品,更不能一日三餐以速食麵、麵包之類充饑了事,因為長此下去,遲早會疾病纏身的。


飯後8件事最謀殺健康



飯後8件事最謀殺健康


大家都知道飲食不健康可能會引發可怕的病症, 但往往忽略飯後的一些小習慣,殊不知,這些不起眼的生活陋習,很有可能成為你健康的致命“殺手”……


兇手1. 飯後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經過1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兇手2. 飯後飲濃茶


飯後喝茶, 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鞣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如此甚至能夠引發缺鐵性貧血。


兇手3. 飯後吸煙


飯後吸煙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迴圈增多, 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引起這些方面的疾病。


兇手4. 飯後洗澡


民間有句俗話叫“飽洗澡餓剃頭”, 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兇手5. 飯後放鬆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 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是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長此以往,就會患上真的胃下垂。


兇手6. 飯後散步


飯後“百步走”, 非但不能活“九十九”,還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兇手7. 飯後唱卡拉OK


民間還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 這句話是正確的。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症。


兇手8. 飯後開車


司機飯後立即開車容易發生車禍。這是因為飯後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 造成大腦器官暫時性缺血,從而導致操作失誤。


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您還記得嗎?



您還記得嗎?


剛看到這張相片,心理頓然想到小時後與父母到河邊去補魚的情形;還記得年紀小,每天過了很快樂,當然除了考試沒考好,會被「修理」以外。


還記得魚抓到魚簍裝不下,只得放在衣服內,魚在內衣與肚皮中跳動著的感覺,宛如昨天的事,還有檢起竹子與弟弟在溪邊,打打殺殺的手麻感,大太陽底下,全身泡在河裏的感覺,偶而小魚還會從腳旁游過,這一切的一切,是多美好的回憶!


朋友!您有沒有小時候最值得回憶的美好事務!讓我們也與您一起同享您美好的回憶吧!


 


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四分之一啟示錄



四分之一啟示錄


這篇文章很長,確值得有耐心,專注,想成功的人慢慢閱讀;創業成功,固然好聽,可是個中甘苦談,則不為人所知,況且還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當夥計,這年頭不要隨時丟掉飯碗就不錯,要領到退休金那就得老天保佑,希望看的到,用的到;別忘了現代人命還長的很,七、八十歲還算年輕,但是只求不要在醫院插管活著就謝天謝地啦!


那怎麼辦?被說的人生無望了!你也太缺德了吧!


先聽聽我的願望:到年紀大時「有閒暇,有財富,身體健康,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何!現在開始找一群志同道合之士,關心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大家一起聊聊,找一個5年後每月收入10萬元(現在是0),活一輩子賺一輩子的事業,沒有太大風險,最大投資額第一年10(預估,分月投資,可損失控制),第二年起不需要投資,對不起,還要你投資10%的時間,因為沒有不勞而穫的收入


事業目標:關心別人的健康,別人越健康,你我越高興,越有收入,怎麼樣!有沒興趣瞭解一下這可以達到雙贏的持續性收入,有空來聊聊天吧!--蕃薯粉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80   95年9月4


作者:胡釗維、呂國禎


28年來產生的283位青創楷模,在攀上人生第一個高峰後,僅有約1/6能再上一層,成為產業龍頭;卻有逾1/4,成為遭商場淘汰的一群人。兩極際遇,訴說著這是一場:你不轉型會萎縮,轉型不成功會出局的商場殊死戰。


 


這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拍攝的時間在二十三年前,地點在台北國軍英雄館,主角是十一位「第六屆青年創業楷模」。

照片被拍攝的那一刻,這十一位主角都是英雄。他們站在舞台上,從副總統謝東閔手中,接下相同的獎狀,並披上鮮紅色綵帶,身後則有著白色套裝的女學生高舉他們的名牌。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九日 這一刻,他們在歷史上同時崛起,享受第一次事業成功的掌聲。

從照片左邊數來,第一位是三勝製帽董事長戴勝通,曾有「帽子大王」的美譽,當時的他,頭髮梳得油亮而整齊。緊鄰在他身旁的,是金錩公司董事長何樹滋,戴著黑色粗框眼鏡,靦腆的低著頭。


左邊第三位,戴著超大的鏡框,他是西陵電子董事長吳思鍾,曾有「電話大王」之稱。而在照片中,唯一身著淺灰色西裝的得獎人是春保鎢鋼總裁廖萬隆。

然而,時間流轉,二十三年後的此刻,這四人的際遇卻迥然不同。

二十三年前,四人同台受獎 二十三年後,兩人壯大、兩人失意

八月三十一日 ,我們走進汐止的西陵電子企業總部,大門口前,一部3000c.c.的賓士大房車,醒目的停在陽光下,但仔細端詳,卻發現車頭的賓士三尖標誌不見了,車身擦撞痕跡累累。再環視此棟建築物的四周,傾倒的路燈上布滿灰塵,彷彿置身在一座沒落貴族的莊園。

這棟大樓與賓士車的主人,是西陵電子董事長吳思鍾。今年六月,大樓被銀行以三億元拍賣。這一天,是銀行要求吳思鍾搬離的最後期限,位於七樓的西陵員工正忙著打包,唯獨吳思鍾仍留在這裡,他不肯走。

鏡頭繼續轉到台北市區的保富通商大樓,搭上電梯,抵達十樓三勝製帽總部戴勝通辦公室。這間金碧輝煌的辦公室,昔日是「帽子大王」用來招待記者貴客的場所。如今,只見落寞的戴勝通,以電話遙控方式,找買主接手他位於美國亞特蘭大與德州的兩座工廠。


回想民進黨剛執政之際,戴勝通與王又曾、辜濂松等大老,隨著總統出訪各邦交國,風光十足。現在的他,身上負債超過十億元,還因為漏稅,六月份被國稅局限制出境,每個月的生活費必須靠弟弟,也是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資助。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把債還清,洗刷兩年前跳票的不名譽紀錄。

兩個創業楷模,在二十三年後,陷入人生與事業的困境。

然而,同一個時間,湖南省常德市,一座世界級的製鞋工廠正整地準備動工,刺耳的打樁聲音,讓這個不起眼的小鎮上顯得熱鬧起來。這座工廠為順富控股與寶成集團所合資成立的新公司,第一期新廠計畫一出手就是十億元,為寶成跨足工作鞋領域的重大投資。

順富控股的老闆來自台灣,也就是二十三年前獲得青創楷模的金錩公司董事長何樹滋。何樹滋,在台灣很低調,卻在這二十三年內,茁壯成全球第一大工作鞋業者,轄下員工兩萬人,營業額成長十倍,高達一百二十億元。

場景轉到廈門。春保鎢鋼集團總裁廖萬隆,現在則有「中國鎢鋼大王」之稱,年營收超過百億元。他最近頻繁的飛德國,因為六月起,他從德國進口了超過十台、每台價格逾八千萬元的精密熔爐,靠著這批精密熔爐,春保鎢鋼今年可望從亞洲第一,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鎢鋼廠。

廖萬隆的實力,從鴻海每年開發上萬套模具所用的鎢鋼,半數以上來自春保看得出來。廖萬隆最近還經常跑往江西贛縣,他計畫進一步掌握這座占全世界七○%鎢礦量的小城鎮,繼續打造他五年內稱霸全球鎢鋼市場的夢。

從得獎那一刻算起,吳、戴、何與廖四人,分別在電話、帽子、工作鞋與鎢鋼領域,各自築起一片王國。然而,二十三年後,有人痛失江山,有人的疆土卻持續壯大。

人,在攀上第一個高峰後,要再攀高峰,或維持不墜,顯非易事。


二十八屆,二八三位青創楷模 有人變成通緝犯,更有人成了廟公

吳、戴、何與廖這四個人的故事,表面上看來,只是台灣中小企業創業史的一個片段,放大來看,這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

為此,《商業周刊》經濟研究室以地毯式方式,全面追蹤並研究過去二十八屆,從民國六十七年到民國九十四年,總計達二百八十三位青年創業楷模的現況。從名單中,我們看見了許多如今獨霸一方的企業家,如前宏董事長施振榮、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等人。

英雄輩出,是本刊追蹤昔日青創楷模現況所發現的第一個現象。我們以兩個條件去檢視,其一,位居產業龍頭。《商業周刊》對龍頭企業的定義是:若身處製造業,必須居於所屬領域的全球前三大;若是服務業,則須是國內該領域的第一名企業。


這定義相當嚴格,但調查仍發現,有四十七位成為龍頭企業(編按:有十一位目前已喪失龍頭地位),達一七%的楷模攀上高峰。等於每六個青創楷模,就有一個在往後能成為佼佼者;第二個檢查條件是上市櫃,調查發現,有一百零二家後來完成上市櫃,占整體三六%,也就是每三位就有一位後來成為上市櫃公司老闆。

調查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竟有多達七十四位,如今公司倒閉、跳票、重整,有的甚至因此遭青創總會除名。這群台灣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竟高達二六.一%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被商場淘汰。換另一個詞彙形容,這是「致命的四分之一」。

七十四位中,有三十四家楷模的公司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登記上填上「廢止/撤銷」,發生跳票的有十四位,公司重整的有兩位。


上述還未列計,因涉及不法而遭檢察官起訴或判刑的二十五名企業家,或者經營權易主。所以,變成通緝犯潛逃國外的有之、變成廟公不理世事的有之、到美國當寓公的也有之,際遇變化非常大。


楷模,怎麼了?根據《國語辭典》解釋,指的是模範、榜樣,其行為足以他人效法與學習。然而,統計數字的背後,揭露一篇篇商場興衰史、一齣齣商場諷刺劇。多數的楷模,不再是楷模,甚或成為階下囚。

調查還進行幾項統計,可看到榮耀與衰敗的週期:二百八十三位青創楷模的得獎平均年齡是三十九歲、他們平均在公司成立第十.九年獲獎。把調查母體縮小為發生財務危機的族群,研究發現,他們的公司從成立到出事的平均年數為十九.四年,平均在獲獎後的十一.一年出事。

根據經濟部最新發表的《二○○五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 過去十年,台灣每年平均有約八萬二千家中小企業倒閉,約占整體將近七%,平均每年新成立的家數則約十萬家;台灣中小企業總體的平均經營年數為十三年。


相對於這份白皮書,台灣中小企業的平均存活時間僅十三年來看,創業菁英雖然能活得較長。不過,與基業長青的距離仍十分遙遠。

換言之,青創楷模後來的發展,出現三種軌跡:其一,持續成功者,這是極少數;第二種則是,得獎後不進則退者(但因資料取得、比較基準問題,本文不做討論);第三種則是,得獎後爆發財務危機者,此一比例高達四分之一,本文將針對此一類型進行探討。

昔日英雄難敵劣勢 轉型失敗 、大頭病為兩大主因

當聽到歷屆青創楷模中,竟然每四個就有一位後來發生財務危機時,前財政部長顏慶章的第一個反應是震驚與意外,他直呼不可思議,在仔細看了名單後,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全浮上了他的腦海,都是當年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顏慶章語重心長的道出,「都是擴充太快和大頭病害死了他們。」

青創楷模尚且如此,更何況更多數未能得獎的中小企業主。台大EMBA副教授黃崇興指出,一個產業的生命週期約二十年,就會面臨市場萎縮,或有勞力成本更低的其他國家興起等大環境改變因素,這期間內,沒能轉型或升級者,將隨著產業走入夕陽而陸續出局。但是轉型難度很高,做不到的創業家,極可能在尋求轉型的五年內即陣亡。


這是一場:你不轉型會萎縮,你轉型不成功會出局的商場殊死戰。

黃崇興提到的產業二十年光景,呼應了上述統計,出事的青創楷模其企業生命平均過不了二十年。他們都屬於,轉型不成功後出局的類型。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指出,企業的生命週期就像季節循環的春、夏、秋、冬一樣。春天是新創期,夏天是成長期,秋天是轉型期,冬天是釋放期,也是衰退期。許多企業過不了秋天,就走向衰敗。


他觀察發現,青創楷模的得獎之際往往是初夏,因此得獎後仍能享有一段美好時光,然而,當大環境出現改變時,秋天來臨,此時未能轉型者,就得進入衰退期。

一群傑出的創業楷模看見了落葉,意識到秋天即將到來,且選擇的轉型之路似也無誤,為何多數楷模仍難敵大環境的衝擊?

顏慶章談到的大頭病,是一大關鍵。

葉垂景過度轉投資,招致大虧 林純精追逐社會地位,捲入法律糾紛

擁有第一次成功後,掌聲接踵而至,不少青創楷模就迷失於個人的英雄主義中,認為自己什麼都行,因此積極進行轉投資。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表示,往往,這個念頭就是企業開始衰敗的起點。


施顏祥說了一個笑話,某軍法官出身空軍機校,曾經修過飛機,有一天,另一個軍法官的電風扇壞了,就問他「你會修螺旋槳,那會不會修電風扇?」令這位機師軍法官哭笑不得。

當選第十八屆青創楷模的錸德科技執行長葉垂景,得獎後的隔年公司上市、第四年成為全球龍頭。上市才三年,市值已從十九億元擴增到一千三百億元。隔年,被美國《富比世》(Forbes)雜誌評為「全球三百家值得投資的小而美企業」之一。故事進行到此,完全符合青創楷模的第一部曲模式。

來自全球的榮耀,讓當時才四十二歲的葉垂景,信口開出五張大支票:在二○○五年時,錸德將訓練出一百位總經理、經營績效台灣前十大、員工都有自己的房子、成為光碟片規格制定者、以及集團營收一千億元。


他因此積極轉投資事業,從網路、光通訊到顯示器事業無所不包,總計達一百五十家公司,對比台灣第一大創投普訊,毫不遜色。過度亂投資的代價是,這六年錸德轉投資累計虧損達六十億元,導致錸德股價從最高點時的三百五十五元,如乘坐雲霄飛車般跌落到只剩下不到十元。


創業家都有野心,然而,一旦能力與野心失衡,就是翻車之際。

另一種大頭病,是陷入追逐社會地位的大頭病。第十一屆青創楷模逸園食品董事長林純精就是一例。他以一介農家之子、四百元創業起家,快速成功讓林純精累積了知名度,卻也迷失了。


他開始積極爭取社會團體領袖,並且扛著民進黨主席游錫表弟名號,毛遂自薦陪同總統到中南美洲參訪。不只如此,他還涉入政治,爭取國民黨的省議員提名失利。

後來,他與前台北市議員陳政忠介入高雄企銀經營權爭奪,未經董事會同意即砸下龐大資金買進高企股票,後來以虧損一億多元收場。此事因此引發林純精被控侵占公司三億四千多萬元,被台灣高等法院判刑一年兩個月。

長期研究創業議題的黃崇興指出,「創業成功,與經營事業成功,是兩碼子事!」青創楷模的受獎對象,是創業成功者,他們因著冒險進取的精神,又比別人早一步看到市場商機,乘勢而起。

創業成功,只是生意人格局 要締造二次成功,須升級為企業家

然而,這種形式的成功,只停留在商人的階段。「他們,還只是在做買賣(trading),逐水草而居,沒有核心能耐」。

黃崇興分析,做買賣,與經營一家企業,截然不同。要稱得上企業,必須有「文化」與「管理制度」。所謂的文化,包括組織願景、核心目標等;而管理制度則包括有效的內控、人員培訓與輪調機制等。


黃崇興說,當初的青創楷模,唯有從生意人層次升級為企業家層次,才能創造第二次成功。他進一步比喻兩者的差別,
「創業成功,相對容易,因為他設定的目標很簡單,就只是要追到女朋友、結婚、生子而已。但生完小孩後,後面的苦日子才要開始,要經營一個圓滿的家庭,所需要的能力與心態,都跟第一個階段不同」


創業家必須改變心態,並長出新的能力,才能順利轉型。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溫肇東也表示,創業家要轉型為企業家,過去的人治管理就必須轉變為制度管理,而前提是創業家必須懂得網羅人才,並授權。


但台灣中小企業的組成核心多半為血親與姻親關係,外來人才在組織中不易獲得信任。即使肯向外延攬,創業家若無法提供發展的遠景,也無法留住優秀的人才。

人才,成了中小企業無法創造第二次成功的天險。黃崇興說,「在台灣有小格局,誰不會?但要走出台灣,闖出大局面,就不是那麼回事」。


從實際案例與學術研究都顯示,創業家能否在締造第一次成功後(甚至更早),逐步形塑公司文化、建立管理制度,並廣納外部人才,是第二次成功的關鍵指標。若沒有在此階段紮馬步,那麼乘勢而起,因勢而落,將是宿命。

事實上,第六屆青創楷模的十一人中,除了戴勝通、吳思鍾兩人出現財務危機外,更有三位因公司經營不善慘遭除名,將近一半的淘汰比例,讓人觸目驚心。再往前看一屆,第五屆青創楷模的十二人中,更只剩三位還能繼續力撐不敗。


再三個月,第二十九屆青創楷模又將出爐。然而要如何逃過「致命的四分之一」宿命?這張二十三年前的老照片,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如同一句俗諺所說:「失敗比成功更有魅力」,人們唯有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才是締造第二次成功的基石。


 


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別忘了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



別忘了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


被遺忘的職場生理時鐘


 


近幾年來,我失去幾個職場上認識的朋友,


他們以相同的節奏離開,


根本來不及道別,我甚至連他們離去當時


到底痛不痛苦都無從揣測,也幫不上忙。


 


一個是營業單位的新鮮人,退伍後第一份工作,鏖戰數月,


好不容易業績稍有起色,卻在某個盛夏早晨上班途中的紅綠燈前方,


趴在駕駛座上停止心跳呼吸,那時,他還不滿二十五歲。


 


另一個在日本商社工作,經常出差應酬加班,


總是自豪身體壯得像條牛,沒想到卻在幾個禮拜前猝死。


那個晚上看起來毫無異狀,他照舊因為加班錯過晚餐,


照舊跟幾個同事吃宵夜,喝了一些冰啤酒,


進了家門之後,在妻子面前倒下,


送醫已經回天乏術,三十幾歲的人生,劃上休止符。


 


另一個是熟識經年的老同事,皮膚黝黑,蓄著小平頭,


樂觀愛笑,工作拚命,態度謙和,原是公司倚重的中堅幹部,


卻讓突如其來的癌症打亂所有生命計畫,


走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


 


我經常回想跟他們相處的過往,即便只是幾個卷宗之間的傳遞,


幾次會議的共同出席,幾場聚餐的閒聊,或幾回辦公室走道的擦身而過,


我們或許不曾深入交談,


卻都熟知對方的脾氣個性,知道彼此能夠容忍的底限,


所謂職場交情該當如此吧!


 


他們從自己的人生中瞬間抽離,也從職場同儕的集體記憶裡消失,


我或許略知他們在工作上面臨的壓力與瓶頸,


卻不曾體恤他們身體的脆弱,工作霸佔了他們得以喘息的時數,


他們經常憂慮業績無法達成,新產品沒辦法順利上市,


或是趕不及提案給老闆,他們在家庭與職場之間、


人生與事業當中失去身體的主控權,即便公司給了他們優渥的待遇、


高額的團體保險、昂貴的健康檢查補助,


卻還是彌補不了生命倉促煞車的遺憾。


 


企業總是不斷強調績效,工作狂主管也總是大方打亂員工的生理時鐘,


許多上班族的人生因此失去平衡,讓原本只應該


share三分之一時數的職場鐘點,殘酷侵蝕了另外


三分之二得以休閒與睡眠的美麗時光。


 


一個冗長的會議可以從陽光燦爛折磨到滿天星斗;


一場緊張的年度檢討必須搭配80元排骨便當下肚;


七天的年休計畫被迫切割成零碎片段,


好應付始料未及的突發狀況,包括修車、帶小孩打預防針、


或是短暫返鄉探望父母,甚至只在家裡呼呼大睡


治癒一整年的時差,哪裡也沒去。


 


老闆或許每天關心工作進度,卻不曾問過員工有沒有長期便秘的煩惱;


稽核可能按月追蹤交際費用,卻沒興趣知道員工的膽固醇有多高;


同事之間也許計較誰的升遷快、誰的薪水高,


卻沒想過誰的快樂多、誰的睡眠品質好。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將工時長短與貢獻度忠誠度綁在一起,


樂意加班心甘情願留在公司待命的人,經常獲得褒獎讚美,


而準時下班抗拒超時工作的人,則被嫌棄。


 


嚴苛定義中,不乏欣慰的暖流。早就聽說一個出版社總編輯


堅決反對員工加班,一到下班時間就急著趕人,


他希望工作伙伴可以擁有足夠的睡眠與休閒,


離開辦公室就把工作鎖在抽屜裡,一走出辦公大樓就


走進自己另外三分之二的人生。


另一家企業老闆更妙,索性把每週放假前的午後也大方送給員工,


鼓吹同事去喝下午茶、泡個不擁擠的露天溫泉、


或者來一趟精油芳香療程。


 


我喜歡這種人性關懷取向的溫暖體貼,而非咄咄逼人的淘空式冷漠,


當然,我也敬佩這些準時要求員工下班的老闆,


他們所營造的健康快樂上班概念,


是這個講究高倍速競爭的職場生態中,最迷人的荒漠甘泉。


 


許多企業或許記得定期保養大小事務機器,


為它們更換耗材檢測線路添加潤滑劑,


卻疏於打理員工的身心狀況,或急於測試員工的容忍極限,


期待在薪水額度之內獲得超值對價;而員工同樣高估自己的能量,


總以為吞幾顆胃藥就能撐過身體苦痛,總以為每天睡三小時不成問題,


或者多喝幾杯黑咖啡就能增加幾個小時的續航能力,甚至,


仗著年輕、仗著體力好,就放肆熬夜、應酬、緊張、多疑,


或看著自己的臉色變得蠟黃蒼白,以為多敷幾次臉,


多吞幾顆維他命,應該就OK了吧!


 


職場電腦化之後,上班族經常把自己也當成不當機的CPU


即便體內的肝、膽、胃、腸、腎、心臟、血管、淋巴、內分泌、


自律神經、脊椎或視網膜,已經悄悄舉牌抗議了,


而一徑在職場上逞強的人啊,不要自以為是無敵鐵金剛,


身心的bug早就呼天搶地了。


 


被遺忘的職場生理時鐘,以及更多被忽略的員工健康警訊,


在屢屢被誇大歌頌的幾波職場生態革命中,


在網路改變了無時差的全球化競爭之後,


人類的生理機能並不具備24小時運轉的本事,


朝九晚五原該是最符合養生的工時概念,


所有企業體,甚至所有工作者,


是該逐步修正超時賣命的工作哲學,


回歸健康工作的職場概念囉!


 


下班了,勇敢收拾公事包準時離開吧!


人生另外三分之二的風景,


在玻璃帷幕大樓之外的天空跟你招手呢!




這篇文章幾乎就是自己的寫照,在有15萬名員工的世界級日本大型科技公司工作了15年,那種職場壓力與競爭你可想像而知,常有早上六點半開會,晚上十一點與經銷商討論完後,吃火鍋當晚餐與宵夜的狀況。


當時也不知道人生是在作什麼,當然說的好聽一點,「15萬名員工的世界級日本大型科技公司」是一套超人裝,讓你走在馬路上都有風,名片遞出去都還有點優越感,但是脫下超人裝後,自己是什麼卻還不知道?也常想人家尊重的是你這個位置的人,還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你?


如今離開那個有超人裝護身,引起重視的亮麗抬頭名片的工作,找到讓自己活的健康,活的快樂的方式,天天跟一些理念相同的朋友在一起談健康,雖然收入沒有以前那麼豐富,可是確可以有機會達到年紀大時是「有閒暇,有財富,身體健康,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境界,鼓勵大家多吸收健康新資訊,先讓自己健康,家人健康,再推廣到讓親朋好友也健康,何樂而不為!


最近加入梅襄陽醫師的「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在讀書會中了解並學習到非常多的健康資訊,如「雙口齊下,百病不生」,我們要吃的進去拉的出來,否則食物在肚子中腐敗,身體怎會不出問題呢?也使用「梅氏管」來排除宿便,拍痧,經絡大法的排毒方式,有機會學習脊椎矯正術來自我保健脊椎(多少人的腰酸背痛是因脊椎飲起而不知,在拼命吃藥?)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補充最新的保健知識,才會有『觀念轉個彎,生命無限寬』的理念推出,希望我們多瞭解一些自己的身體,預防重於治療,不要生病再去找醫生,朋友們!您們認為如何!--蕃薯粉



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

雨啊,請你到非洲

雨啊,請你到非洲


 


天下雜誌即將於9月底出版《雨啊,請你到非洲》,這本書的作者是有著「韓國的奧黛莉赫本」美稱的韓國當代名女星金惠子。


 


金惠子已擔任韓國世界展望會代言人達11年之久,並每年走訪落後國家,探訪包括烏干達、衣索比亞、盧安達、波士尼亞、阿富汗、印度等數十國。


 


透過她的雙眼,忠實呈現了不良風俗與內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這是一篇感人的真實紀錄,請您動動滑鼠,分享這些資訊給其他的朋友,讓這些孩子感受到更多關懷,也多一些得到幸福的機會。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雲淡了...心甜了...風也醉了....



這是朋友寄來的一篇文章,看了非常感人;當今世上能達此境界還有多少人?可是在這裡換個角度想,如果太太不生病,兩個人快樂過日子,一起雲遊四海,那才是人間幸福的最高境界吧?


除了天生遺傳的疾病外,其他都是後天的環保影響與飲食習慣的問題,其實都可以預防的,平日多吸收最新保健知識,多多保養自己的身體,健康快樂,千萬不要生病,除了自己痛苦外,也連累家人,那又是何苦呢!


 


雲淡了...心甜了...風也醉了......


 


初見婁牧雲,很難相信他已經77歲。
動作俐落、思路清晰,活力不輸年輕人。

雖出生於動盪的時代,經過戰爭洗禮,
臉龐卻不見衰頹蕭瑟之氣,反而散發堅毅爽朗。
只有談起照顧已逝愛妻生前種種時,眼角仍有隱隱淚光。

許多太太願意照顧生病的先生,
但願意陪伴妻子病榻前的丈夫卻少之又少。

婁牧雲卻不覺得自己應該被頒匾額,他只是遵守他的約定,

如紀念妻子的詩句:
「愛,是什麼?
無怨無悔實踐我的諾言,
陪妳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恬靜地長眠!」

我 和 太太結婚已經四十幾年了,
那時我是台大的學生,
我太太唸國防醫學院,玩在一起。

算起來認識了50年,感情很深厚。

80
年春天,有 一天她早上起床突然右眼就失明了,
榮總的眼科醫生說是微血管阻塞,
開類固醇給她吃,但沒什麼用。

我太太的同學說不能再吃,就改服血管擴張劑,沒有開刀。

後來她開始不能走路, 我以為是肌肉無力,
到神經科醫生檢查以後,說是帕金森症,
看了二、三個醫生都這麼說,
我就拚命找治療帕金森症的報導。

88
年看報紙上說有一種新療法 ,
但那個醫生檢查之後卻說不是帕金森症,
而是腦中幹萎縮。
從這裡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不要太相信醫生,要多找幾個,
如果我早點知道正確的病情,雖然治不好,卻可以延長生命。

後來她的肺功能出問題,變成急性肺炎,
被安排到仁愛醫院的癌症病房,吊了兩天點滴,
急診和病房的護理站人員都沒通知主治醫師。
結果惡化到昏迷兩次,送到加護病房住了21天。

等她出院,我花了五十幾萬買了全套的病房設備,在家裡照顧她。
那時她已經沒有行動能力,而且尿失禁,
我去台大聽課,又看了很多書,但還是沒辦法,只能包尿布。

2
3天要替她灌腸一次,戴橡膠手套把大便挖出來。
雖然有請一個佣人,但我不敢要她做,怕太用力會把肛門弄破。

抱病人上下床、大小便都有一套方法,
包尿布也要注意,4小時換一次,還要洗乾淨,不然會尿道感染。
翻身、拍背都要注意,她到去世都沒有褥瘡,皮膚好好的。
她同學來看都說不像是病人。

服侍一個病人真的很辛苦,最後那段日子我一天只睡3小時,
因為如果一口痰沒抽到她就會走的。

照顧病人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她舒服。
比如像抽痰管有軟的和硬的兩種,
硬的抽得快,可是會痛,我寧願用軟的慢慢抽。

鼻胃管也是,橡膠做的到胃裡遇到高熱融化,一動病人會痛,兩三天就要換一次。
矽膠的耐熱 ,可以一個月換一次,但是要自己買,一條九十幾塊。

氣墊床我是買英國貨,台灣是橡膠做的,不透氣,很容易長褥瘡。
醫生都說我的設備比頭等病房還好,照顧得也很好,
我現在對很多病知道的比醫生還多。

懂得怎麼護理很重要,我去上課、看書,還買了藥典。
每種藥拿回來我都會查它的作用、副作用,看好份量才敢餵她。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磨藥粉,
灌食的時候,藥粉要磨得很細,不能有顆粒,這件事我自己做才放心。

我太太沒辦法行動以後,媳婦曾說要我把她送到安養院,比較輕鬆。
我罵了她一頓,說爸爸在的時候不可以。

我太太雖然生這個病,頭腦還是很清楚,
如果送到老人院她會覺得被拋棄,
在家裡有我陪她,心理上很安全。

照顧她是做丈夫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當做苦差事就不行,一個小時也做不下去。
要有愛心和耐心,盡力讓她高興。

以前她拿東西給我吃 ,現在換我餵她吃,
當成是樂趣,說說笑笑,
病人心情好,對身體也有幫助。

最後六、七個月雖然壓力很大 ,
但我的個性比較豁達,知道總會過去,
該來的要面對現實。
說不傷心是假的 ,但如果光流淚,事情誰來做。

我自己學科學,太太常說我別的不會,最會寫企劃書,
照顧她也是,別人覺得我很忙,其實我都按部就班在做。

去年我太太彌留,送到醫院時生命跡象已經很微弱,
醫生打了 6 針強心針,還要電擊,
但是電擊心臟壞了 也只能再活一個星期,
我就跟醫生說,
不要讓她受罪,讓她安靜地走,她整個人看起來很安詳。

她生前我們就決定,兩人死了以後要海葬,既環保又省得子孫麻煩。
最近我才去大陸替她還願回來,把她的骨灰灑在海上,
我已經量好了那裡的經度、緯度和水深,
將來我死了也灑在同樣的地方。

太太沒生病的時候家裡我最懶,連條手帕也不洗,
等她病了我什麼都做,
她同學說以前看我是大老爺,現在全都包了。

她跟同學說對不起我,
我就說 ,夫妻沒有哪個對不起哪個,我生病你也會照顧我,
這是我們許下的諾言,要陪你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我覺得照顧者心裡要平坦,接受事實,不要很煩,
一煩就會照顧得很痛苦。
雖然因為照顧她我不再出遠門,但老朋友還是有聯絡,
太太同學會我用輪椅帶她去參加,讓她高興。

要照顧別人自己身體要好,
我是從四十幾歲開始保養,生活規律、不菸不酒,
飲食均衡,每天早上都在家運動。

我家這條巷子就有幾個照顧者,我把學到的告訴他們。
對面有個五十幾歲的女兒照顧父母,
她媽媽的褥瘡就是我治好的,
我告訴她要怎麼做,買什麼藥來塗,也幫她申請補助。

很多東西像按摩器 、病床、抽痰器,我都拿去送人了。

現在我沒事就去陽明山泡泡溫泉,唱唱卡拉OK
我想太太也不願意我愁眉苦臉。
我對小孩說,
自己只求活的時候高高興興,死的時候舒舒服服,
其他什麼都不要。


雲淡了...心甜了...風也醉了......


 


提供一些科技新知,您可參考「醣質營養素的成功故事見證 」,找找您所知的的疾病的一些見證,看看他們的故事,說不定可以幫助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