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芬蘭,高掛北方「天涯」;台灣,孤懸東南「海角」。 吳祥輝的「芬蘭驚豔」



 


芬蘭,高掛北方「天涯」;台灣,孤懸東南「海角」。 吳祥輝的「芬蘭驚豔」


 


2005年「海角」危機四伏,政治的懸宕,經濟的空轉,黑金貪污的陰影,全球化的挑戰,中國崛起的壓力……。有形的內憂加無形的外患,讓這個生活在美麗之島上的人們不禁憂心自問:「台灣往何處去?」「新世紀全球版圖重整,台灣的定位何在?我們的識別、創意又是什麼?」


 


昔日拒絕聯考、衝撞體制的小子吳祥輝,如今從「`海角」走向「天涯」,希望走出台灣的一面鏡子,一種可能。


 


在地圖上距離台灣海程最遠的國家芬蘭,自2002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被評比為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這樣的數字勾起作者的好奇,他想探究原本默默無聞的北歐小國,群體如何建立「芬蘭識別」?個體生命追求的「芬蘭價值典範」又是什麼?除了Nokia Linux,我們還能自這個非常遠異常寒的地方,從政治、教育、道德觀等等得到何種的衝擊和啟發?


 


也就是這樣有一整體性的廣範說明,讓台北市國民中學家長會聯合會第五屆總會長許永佳在96103的理監事聯席會議上大力推薦這本書,至少讓大家知道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一個什麼條件都不太好的國家如何在教育上讓芬蘭連續三年被評比為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國家。


 


茲節錄書中部份有關教育的相關文章給大家作參考,也同時找到「天下雜誌」有關芬蘭的影音『白色芬蘭以小搏大的小國奇蹟


 


目錄


第一篇  想像
10
人生就是旅行/22 偏遠而新鮮之地/26 波羅的海的女兒/37 勇士來自北方冰原/48 紅葉傳奇,台灣精神?/54 誠信/59 和善/69 芬蘭二二八/76 芬蘭文學之父/86 千年沉默,等待訪客離開/96 瑪麗蓮夢露的懲罰

第二篇  教育
104
培養高品質的國民/115 不讓一人落後/124 最美麗的「芬蘭識別」/127 代工教育/135 省思「台灣識別」/141 世界公民,百年觀點/147 聖誕老人村/153 教育決定國家未來的命運/159 洗芬蘭浴如進教堂/167 多數尊重少數/175 國防策略:務實與妥協/183 獨思/192 夠用就好/198 以過去為尊?/204 資源少,物價高

第三篇  典範
216
河馬家族/219 女性撐起半邊天/228 Nokia,讓全世界看到芬蘭/237 自由軟體之父/244 終生福利制度/249 鬥士總統/253 小國大外交/257 芬蘭頌/263 國會是政黨合作的起源/273 媒體是國家品格的反射鏡/277 最有遠見的公務員

第四篇  原創
284
非洲標準/289 三十七面獎牌/295 高所得卻低享受/301 帶著勇氣離鄉背井/310 台灣的獨立奇蹟/314 重新布局外交體系/322 難兄難弟愛沙尼亞/331 「海角」邂逅「天涯」


 


 


第二篇 教育


 


「不讓一人落後」是芬蘭基礎教育的執行最高策略。
這個國家的學生,唸書時間比別人少,
卻能達到比別人更好、更均衡、更普及的高水準教育成果。
芬蘭教育體系和教師群的長期規劃能力和執行力,讓人深深折服。

01.
培養高品質的國民

「知識就是力量」。不!知識從來不曾產生巨大的力量。知識只是鋼鐵,想像力才能讓它變成器具或武器。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就是這個真理。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創造,創造源自於想像。

Monica
說她在學校的事情給Catherine和我聽。她是台灣駐芬蘭外交人員的子弟,跟著父親的調職,到處轉學。在赫爾辛基唸六年級。
「夏天的狗是甚麼?芬蘭人都沒反應。」
「地震中的母牛是甚麼?他們也聽不懂。」
她笑嘻嘻地說。這迷人的小女生。
有甚麼奇怪?我也聽不懂。
Catherine
的確比較聰明,她都猜到了。一個是「熱狗」(Hot dog),一個是「奶昔」(Milk shake)。
我不喜歡笑話,但我喜歡這一代的「腦筋急轉彎」。那已經超越聯想,而進入創意的層次。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創造力。創造力才能領先,不能創造則注定追隨的命運。培養下一代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力,理當是台灣當前教育的明確目的。
每一次看到小兒子的教科書,以及老師要他們溫習或背誦的段落,我心裡都在替台灣的孩子們抱不平。

芬蘭的教育讓我確信自己的幾個教育基本觀點。芬蘭人對高等教育的作法是「培養工作技能」。一樣樸實、務實的「芬蘭識別」。



這種目標看似過於實用性。但是,如果,我們再加上兩個字,情境馬上浮現;「培養國際工作技能」。我們還可以再加四個字,變成「培養國際工作的創造性技能」,這個實用性的教育目的因此而顯出它的務實和無可限量。



芬蘭擅長於從自身的不足中開展新的機運。人口如此之少,芬蘭人的教育目標是:「培養高品質的國民」。不能以量取勝,就要以高品質勝出。



芬蘭到二○○五年的人口約五百二十六萬人,不到台灣的四分之一。用WEF○○四〜二○○五年的人口排名來做簡易的示意,也許能言簡意賅。排名根據的是二○○三年的世界各國人口。



○○三年,芬蘭人口五百二十萬,排名全球七十七名。瑞典人口八百九十萬,排名全球六十一名。兩個小語種加總起來共一千四百一十萬。若將這個總數放入全世界排名,可排名四十七名。距離排名四十五名,人口一千六百一十萬的荷蘭和排名四十一名,人口一千九百七十萬的澳洲,都已屬於同一人口規模。台灣人口二千二百六十萬,排名全球三十八名。



「擴張語種人口」是芬蘭教育的主要策略之一。講芬蘭語的芬蘭人佔芬蘭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三,講瑞典語的佔百分之六。其他百分之一是講原住民語等等。但是,不管是芬蘭裔、瑞典裔或原住民的孩子,芬蘭文和瑞典文都是義務教育中必修。英語則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起。法語、德語則是最熱門的選修。



台灣的老師或家長或許難以想像芬蘭孩子的課業負擔,那不是要比台灣重嗎?事實正好相反,芬蘭孩子的功課很輕鬆。芬蘭和台灣一樣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從一年級到九年級。七歲才上一年級。七歲之前有學前教育。芬蘭孩子的課業壓力至少比台灣少一半。讀半天。台灣是讀全天。



根據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芬蘭十五歲級中學生平均每週花費三十小時在課業上,低於OECD所調查的四十一個國家二十五萬名學生的平均時數──三十五小時。南韓學生則平均每週要花上五十小時。就單項科目而言,芬蘭學生花在數學的時間平均每週四個半小時,OECD調查所得的平均數是每週七小時。



台灣人習慣上的「半天」是到中午十二點。芬蘭人的半天是到下午兩點。這樣的安排對上班的家長幫助很大,既不必煩惱孩子們的午餐,孩子們吃過營養午餐,還可以繼續留在學校,選修其他課程或參加活動。



教育的實務從教材就可以看出。把芬蘭課本和台灣課本同時擺在一起,做為台灣人實在汗顏。



Catherine
說:「你請吳清友把台灣教科書擺在台北誠品書店裡的鋪面上,看是甚麼樣子?看他的店還敢不敢叫誠品?芬蘭的教科書,擺上去,絕對不會礙眼。」
吳清友是「誠品書店」的老闆。


 


02. 不讓一人落後

芬蘭不但教科書本土化與國際化和生活化高度整合,老師的輔助教材更是讓每個學生非親自動手不可。而且,教具就在每個孩子自己的桌上,不必費力另行製作。一把小尺,一枝鉛筆,就是教具和習題。鉛筆在下,尺橫躺在上,怎麼放,尺才會平衡?接著,一端加個迴紋針,尺又要移動多少刻度?然後,另一端放塊橡皮擦,又得怎麼調整?最後,放迴紋針的那頭抵住桌面,試試看橡皮擦要從多高掉在另一端,才能扳起這個迷你蹺翹版。

怎麼用紙頂住課本?把紙捲成圓桶狀,橡皮筋套緊,豎起紙桶,上頭可以承受幾本書的重量?想不想自己建橋樑?堆高書本,兩疊書中間間隔十公分,小尺跨上,可以承受多少重量?以書易尺,又是甚麼不同的狀況?再玩個小遊戲,一條橡皮筋,一把尺,以尺為弓,橡皮筋拉到幾公分時,可以射多遠?

還想再玩鉛筆、尺和橡皮擦的遊戲嗎?鉛筆的一邊的尺上放塊橡皮擦,另一邊用手指頭輕輕點,點到蹺翹板平衡為止。再多加一塊橡皮擦,再試一次看看。把兩塊橡皮擦都稍稍移動一點,再重新試看看,指尖的力量是該減少還是增加?書也還有其他玩法,綁條繩子,做出不同長度的拉環,看看哪本書拉起來最省力?

這樣好了,各位小朋友,你們把鉛筆墊五支在書下方,再拉看看,是不是更省力?要不要試試看放六支和三支鉛筆時又有甚麼不同呢?

這是芬蘭教育部「一綱少本」的教學指導原則下,教師彈性發揮、創意運作的結果。各校各顯神通的最後,竟然讓芬蘭成為學校間和學生間,學力落差最小的國家。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中,驚奇地發現:OECD整體受測學校的成績優劣差距高達百分之三十六。但,芬蘭的校際差異卻不到百分之五。OECD整體受測學生中有百分之二十一未通過OECD所設定的標準。但,芬蘭只有百分之四。

走遍了Ressu綜合學校一〜九年級的所有教室,我沒有看到任何一間教室的桌椅像台灣的排排座,也看不到有哪個老師在講台上拚命教,學生在座位上仔細聽或寫筆記。即使教室裡簡單地只有 三兩 張桌子,也不會是全部完全相同的款式。學生不是在聽課,每個人至少都要動手做。

數學教室裡,分組教學同時進行著。老師拼了一個塑膠積木的圖形,放在窗台上。兩組小朋友各五六個,分據兩張圓桌子,動手拼出和老師的樣品一樣的圖形。別桌的拼不同的自創圖形。程度最好的四個人據一方桌,對面而坐,低頭直書。他們負責演算老師給的題目。老師在各桌間走來走去,接受學生提問並指點。除了老師之外,還有一位教學助理,幫忙照顧學生和做教學準備。

「不讓一人落後」(Left no-one behind)是芬蘭基礎教育的執行最高策略。芬蘭學校間和學生間的素質平均,為芬蘭在OECD的評量中取得卓越的成績。OECD ○○○年和二○○三年年底各公布了一次評量結果。這三年一次的評量,針對全球四一個國家,共計二五萬名一五歲的中學生。評量1包括數學、自然科學、閱讀和邏輯解題四大能力。OECD透過長時間的觀察測試,以瞭解各國中等及基礎教育的實施概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界盛事。



芬蘭學生在OECD的評量中,展現出高超的語文和數理能力,連續在二○○○年及二○○三年的綜合評量總成績中稱冠。個別1中,芬蘭學生的「閱讀能力」(reading literacy)和「科學」(science)兩項都是世界第一。二○○三年特別加重評比的「數學」(mathematics),僅以些微分數次於香港學生,排名第二。另外,在最能顯示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測試上,芬蘭也僅以些微分數次於南韓,名列第二。

這個測試結果讓芬蘭及歐美教育界非常振奮。除了顯示芬蘭整體智育開發已成功達到文、理平衡外,更打破過去國際間普遍公認亞洲學生數理科目較強的刻板印象。

英文課更有趣,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old後,請每個學生輪流聯想一個字,老師一一寫在黑板上。stupid crazy happy…等全班學生都各提供一個字後,黑板上共有二十幾個英文單字。接著,老師一個個叫學生到講台上表演,自己選一個字,即興演出,讓同學猜出所表演的字,然後再換另一個上台。表演過的字圈起來,後來的人只能選沒圈起來的字當表演題目。



家庭經濟課home economic不但每個人要自己做室內設計,畫出彩色設計圖,還要自己去詢價,編列家具、碗盤、鍋子等等預算。做衣服自己買布、畫設計圖,滿教室都是已經發育相當良好的大女生,男孩子沒見半個。烹飪課教室裡設備完善,男生女生一樣多,幾個人一組,自己買食材,大廚、二廚、洗菜自行分配,自己煮的自己吃。女生們大功告成,分成兩桌坐著,一桌喝咖啡,配自製蛋糕。一桌喝濃湯,配麵包。男孩子們還穿著紅色或白色的圍裙,在各自的流理台為食物愁眉苦臉。

啟智班學生只有五六個,教室走廊的牆壁上貼著他們的作品,用自己的名字設計圖案,貼出鮮豔漂亮的一面牆壁。牆壁的廣泛利用是一大特色。教室裡的牆壁上可以貼老師要介紹給孩子的剪報,也有學生貼自己的作品,或提出問題。走廊的牆壁利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張貼,包括聯合國年度主要計畫宣導的漫畫海報,用碎布拼貼的歐盟各國國旗,旁邊對照著歐盟的官方各國國旗海報。

英文教室的門上貼著一大幅學生集體創作的人體漫畫,註明全身各器官的英文名稱。還寫著Welcome一個大字。縫紉教室外貼著各種布料的介紹。連學生的置物櫃門上都不放過,貼著幾十張色彩繽紛的人物彩畫。
另外一個功能是擺設,牆壁內凹成玻璃櫥櫃,烹飪教室外的櫥櫃裡就陳設瓷器和刀叉,工藝教室外的櫥櫃裡就擺設學生各種優秀的陶器製品。

芬蘭學生的唸書時間比別人少,卻能達到比別人更好、更均衡、更普及的高水準教育成果。芬蘭教育體系和教師群的長期規劃能力和執行力,讓人深深折服

○○四年年底,一項芬蘭中學生未來想從事的工作的廣泛問卷調查結果,「教師」竟然是學生最想做的第一名職業。



芬蘭教育界相信,尊重智慧和運用知識是芬蘭人血液中的基礎成份。芬蘭史詩「Kalevala」記述遠古先民在冰原上延續生命和文化的故事。傳奇裡的英雄人物,不是力拔山兮、武功蓋世的英武巨漢,而是幾個蒼蒼白髮的垂老智者。他們沒有神力征戰四方,而是以歷經苦難淬煉的智慧,去克服大自然和人類的各種試煉。
我最喜歡Ressu川堂上的兩面大方格玻璃,既樸素又美麗。有些方格留白,有些塗上藍黃色彩,有些畫著英國、瑞士等國的國旗。透過留白的玻璃窗俯瞰運動場,孩子們穿著各色各樣的衣服在玩耍,襯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些也都是孩子的傑作。



走廊上乾淨明亮,旁邊擺著影印機、推車和各種儀器,整齊有序。圓形的吊燈從天花板垂下,暖色的燈光憑添幾許溫馨。芬蘭十一位總統的玉照就按著任期依序掛在進門川堂的牆壁,每個上下樓梯的人都會看見。

Catherine
說:「台灣教育和芬蘭教育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台灣是在讀書,芬蘭是在學習。」的確是一語中的。



 


白色芬蘭以小搏大的小國奇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